APP下载

江苏省东台市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8-01-17张小锋林红梅苏生平

中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甜叶菊东台东台市

张小锋 林红梅 苏生平

(1江苏省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东台 224200;2江苏省东台市种子管理站,东台 224200;3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东台 224200)

东台市地处江苏中部沿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瓜果蔬菜、甜叶菊重要产区,常年种植水稻 40hm2、瓜果蔬菜 80hm2、甜叶菊 2.0~6.67hm2,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专业化、细分化,本地和外地的种苗需求潜力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目前,全市已发展种植业、园艺业种苗经营主体近300家,实现年产值达1亿元。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高端种苗需求日益旺盛,种苗产业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东台种苗产业也成为当地与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并重的3个新的农业“增长极”。因此,推进现代种苗产业提升和技术革新,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引领东台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1 种苗产业发展特点

1.1 种苗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东台市的种苗行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瓜果蔬菜、水稻、甜叶菊、花卉、林木种苗等产业。从2000年左右开始,随着水稻机插秧的大力发展,水稻商品化育秧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末,全市拥有0.3hm2以上水稻集中育供秧基地212个,总面积89.73 hm2。2006年首家瓜果蔬菜集约化、工厂化育苗企业华盛种苗公司成立;2008年上海种业集团与本市仙湖农业示范园投资兴办粒粒丰种苗中心,标志着现代种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17年纳盛特甜叶菊公司落户东台,加快了甜叶菊种苗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苗发展,全市种苗产业迎来了暴发性增长,东台市甜叶菊种苗年产15亿株,向全国输出10亿株,技术辐射新疆、内蒙古等甜叶菊主产区7hm2,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

1.2 企业种苗装备比较先进目前,主要骨干种苗企业不断加大现代种苗装备投入。东台市粒粒丰种苗中心已建成钢结构育苗车间1100m2,连栋温室大棚4.128万m2,年生产各类蔬菜、瓜果、高档花卉苗2亿多株;2014年为提升育苗能力,扩大育苗范围,投资400多万元建立了800m2的组培车间,主要开展马铃薯、草莓等组培种苗扩繁,年可产组培苗300多万株。纳盛特公司正在弶港镇投资1亿元建设面积为153.33hm2的甜叶菊示范基地,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启动73.33hm2的繁育和示范区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建成80hm2的甜叶菊烘干和自动化栽培收割作业示范基地。

1.3 种苗生产模式理念较新目前,全市种苗已经基本建成了从引种示范、筛选推荐、观摩推广、合同预约、购种播种、苗床管理、炼苗出圃、售后服务一条龙的“推广-生产-管理-经营”体系。五烈金满穗种苗公司在推进商品化育秧过程中,采用“1+N”育秧模式,将机插秧分为出苗和育秧两个阶段,其中从浸种到出苗阶段采用工厂化作业,出苗后向其他经营主体转运,节约了成本,实现了水稻育秧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发展。东台市绿丰园艺有限公司推进花卉种苗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发展,扩大了花卉种苗的销售半径。

1.4 种苗现代技术研发基础较好现代种苗发展关键靠技术创新。在推进种苗行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加大产学研联合,提高种苗企业科技原创能力。目前粒粒丰种苗拥有科技人才9人,先后参与研发制定了15种园艺作物工厂化育苗技术规范和种苗商品标准。纳盛特甜叶菊种苗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引进128个甜叶菊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进行适应性规模化生产,优选甜叶菊新品种,提高甜叶菊产量和品质。

2 种苗产业制约因素

2.1 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不高东台市各类种苗企业达300多家,年产500万种苗以上的企业有20家,中小型种苗企业占90%以上,这些中小型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普遍不高,多采用中、小棚育苗,种苗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据2018年不完全统计,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事故达10多起,其中,有因水稻育秧揭膜不及时烫伤秧池的,有因水稻育苗基质问题损毁秧池的,有因西瓜育苗用药问题引发矛盾的。这些生产事故的发生严重挫伤了种苗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中小型育苗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有的小型育苗坊因一次事故就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

2.2 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应用程度不高全市工厂化育苗企业有8家,其中,政府扶持的粒粒丰、金满穗、农萃等公司采用的是机械化育苗,现代化程度较高,其他中小型育苗合作组织以人工操作为主。例如:西瓜嫁接育苗属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的熟练工进行手工操作,其机械化应用程度普遍不高,受用工和技术的限制,育苗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

2.3 种质种苗研发创新力度不够东台市中小企业瓜果蔬菜育苗大部分仍采用大棚,水稻育秧大部分采用小拱棚甚至地膜覆盖,育苗企业设施偏简陋。除甜叶菊种苗有自主选育的江甜1号、江甜2号品种外,其他瓜果、蔬菜、花卉等品种均为外来品种,长远来看受制因素较多;水稻育秧公司当前仅金满穗种苗公司和江苏惜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优质稻米,其他瓜果蔬菜企业(除育苗企业仅限于育苗外)没有很好地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无法形成全产业链模式,不利于种业产业园的建设和育苗企业的长久发展。

3 种苗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注重种苗产业规范管理本市种苗生产面积大、覆盖面广、品种多,但是当前均未领取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亟待省出台相应的农作物种苗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使种苗的生产经营许可有法可依,依法生产经营。同时,打造优质种苗品牌企业,创树放大东台西瓜、浩瑞甜叶菊两个高端农业品牌,以品牌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3.2 注重三新技术的研究应用组织专题研究,多方合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有针对性地引进、试验、示范切合本市现代种业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品种、技术、模式的创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成功之路。

3.3 注重种业园区建设多方打造,加强有品种、有规模、有产业、有形象,能更好地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形成地方特色的全产业链模式的种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功能整合,彰显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功能,启动提升稻米深加工线,打响“东台大米”品牌,提升园区效益和形象;进一步加快G344两侧谷雨现代农业(甜叶菊产业)园区建设和S352农业示范带西瓜种苗中心提升建设,形成供苗、栽培、收购加工一条龙产业链。

3.4 注重种苗机械装备更新进一步加大种苗机械研发的力度,如嫁接育苗机器引进示范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进一步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引进应用种苗嫁接机,突破西瓜产业重点环节机械化。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实施“企业+高校+园区”攻关模式,力争在甜叶菊产业种苗繁育环节取得突破,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育苗。

3.5 注重种苗产业延伸发展按照“多产业融合、多层级增值、链条式发展”的理念,加大种苗产业农业科普、休闲观光等业发展,着力强化东台西瓜、甜叶菊种苗产业从西瓜种苗繁育向标准化技术研发、农旅融合、品牌推广、大数据开发等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全程绿色生产。同时,加强不同种苗行业间合作,减少种苗生产空档期和淡季,提高种苗设备利用率,实现种苗周年生产。

3.6 加大财政支持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现代种业专项投资力度和普及率,惠及中小型育苗合作组织,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为手段,提升全市种苗竞争优势,扩大种苗覆盖延伸范围,将种苗产业打造成引领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带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典范,同时,加强农业保险对种苗生产的支持力度,引导探索开展种苗保险业务,化解种苗企业生产风险。

猜你喜欢

甜叶菊东台东台市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甜叶菊茎叶分离机设计
洗书记
练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