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网路”修好了 还得帮农民用好
2018-01-17魏飚
当前,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我国通信业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为重点,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普及应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过,一些地方已通宽带的农村地区,网络应用还不甚理想。
不久前,记者在中部某省的一个贫困山村遇到了58岁的村民张俊拴。在他家里,记者见到老张口中家里最贵的“家电”——用防灰罩遮盖着的电脑显示器和键盘。老张说,他和老伴儿都不会上网,电脑只有逢年过节,儿女回来了才能派上用场。
农村“通了宽带干什么”这一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政府很清楚要利用好互联网,不仅仅是娱乐,还要让更多农民受益,但好事办好却不易。
农村信息化的探索尝试还在继续,但仍遇到不小困难。记者在一些村庄见到了“科普中国乡村e站”。不过,有的村干部说,由于不会操作电脑,也不清楚如何使用。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科普中国乡村e站”如何使用还算是比较清楚,他说,利用互联网,通过电脑让农民可以在村里学习农业技术,还能在线请教专家。不过,当记者让这位村党支部书记操作时,他鼓捣半天却连不上网。这位村支书面露难色说,以前都是驻村第一书记操作,但随着这位驻村第一书记任期结束,这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也就没有人再会使用了。
面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纷纷挂牌”现象,一些基层干部有两方面看法:一方面农村信息化建设虽然难度大,任务重,但是政府没有放弃,相关部门也没有因此而退缩。比如,电商扶贫的探索,还涌现出一些农产品电商先进县、微商村,还有了“网红”农民。“互联网+三农”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随时上网沟通、查找农技资料、了解农产品行情,为农民开创了信息化新生活。
另一方面,要防止“纷纷挂牌”导致形式大于内容。比如,记者在有的农村淘宝体验店看到,除了门口多了几块牌匾,这些体验店与其他乡村店铺没有区别。更值得注意的是“挂牌”可能造成的资金浪费,因为一个牌子就是一个牵头部门,就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如果利用不好,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还让农民寒心。
农村“网路”修好了,农民如何才能“用好”?一是避免好的信息化应用下乡就失灵,做好培训很关键。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大力开展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教育,提高农民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技能,培养农民上网的需求意愿和使用技能。二要加大信息平台整合力度。一位农业部门干部深有感触,他说,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互联网应用将迎来蓬勃发展期,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政府部门都积极牵头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比如农业部门、商务部门,还有社保、团委等部门,加上各类电商企业,因此有必要对各类农村信息平台进行摸底,实施资源整合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