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防治措施
2018-01-17南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汪霞
南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汪霞
一、防治误区
(一)时间方面
麦农没有把握好最佳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时间,这主要是因为麦农在病虫害认知度上严重不足,甚至只有在小麦遭受严重病虫害侵害时才能发现,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那么防治效果势必会低下。以小麦常见的纹枯病为例,本来3月份就需要对该病进行防治,而部分麦农往往在4月份才发现问题,这样的防治不仅花费的成本高,且防治效果不理想。甚至有部分麦农在害虫较少时忽视,当重视的时候,害虫又增多了。而有的则在病虫害防治上有着一定的前提,以小麦蚜虫为例,部分麦农认为当益害比例为1:150时不要处理,如果将看见的害虫都尽可能地杀死,会给小麦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二)药剂方面
在小麦生长中,因为气温等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虫害,而且病虫害的处理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药剂加强防治。就实际而言,很多麦农由于对病虫害缺乏应有的认知,往往只是喷洒农药与施肥,导致病虫害难以彻底消灭,进而导致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被延误。
(三)灌水方面
部分麦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经常发生用水量不足的问题。但是病虫害的防治,必须紧密结合病虫害的数量和田地的干湿度以及面积等对其用水量进行确定。若水量超标,会给小麦正常的生长带来影响;水量较少,又会导致病虫害防治的成效不达标。
二、防治措施
(一)播种期的防治措施
这一阶段在整个小麦生长过程中属于最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在播种之前,就需要切实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要将田地在播种前做到精耕细耙,而且还要将田地内的杂草和杂物清除,并将细菌的基数进行严格控制。具体做法是每667m2施30kg辛硫磷颗粒,将其拌土之后洒入田中,从根本上达到防治地下病虫害的目的。而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好小麦种的拌种处理,在拌种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混合,二者的比例是1:800,这样就能更好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二)返青拔节期的防治措施
小麦在这一阶段经常出现的病害有枯萎病,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和吸浆虫。而这些病虫害的出现,将给小麦的正常生长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需要加强防治,才能更好地确保小麦正常生长的同时为产量的提升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在防治过程中抓住防治的最佳时机,一般需要把杀虫剂与杀菌剂进行混合之后再喷洒,并在这一阶段中掌握好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把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水,并在麦田中均匀喷洒,并采取浅锄的方式进行翻土,从而有效地促进病虫害防治成效的提升。
(三)抽穗期的防治措施
这一阶段是整个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将直接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带来影响,但是也是病虫害高发的阶段,尤其是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以及叶枯病和小麦蚜虫较为突出。为了加强防治,就需要在抽穗期加强杀虫剂与杀菌剂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小麦生长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具体而言,每667m2用20%菊马乳油80mL对水35~50kg,一般在每天清晨露水干了之后喷洒,也可以在下午4时之后喷洒,但是必须确保其喷施的均匀性。除了小麦自身属于抗病品种外,还应在发病初期每667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g对水30kg,每7d喷施1次,连续喷施14~21d,确保喷施的均匀性。在此基础上,很多病虫害就会在小麦顶部聚集,此时就需要在小麦顶部做好喷雾处理,若是在阴雨天进行,还应及时做好补喷作业。
(四)灌浆期的防治措施
这一阶段属于小麦颗粒成熟与饱满的关键阶段,其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在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防治时,每667m2用25%快杀乳油30mL,对水30kg进行喷雾。此外,还可能出现黑胚病,每667m2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752g,对水30kg喷雾防治。
(五)坚持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
加强对麦农的教育和培训,加强病虫害知识的科普,使麦农对病虫害发生的病理、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掌握,并注重经验的总结,加强先进经验的推广,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小麦品种自身的抗病性,才能更好地在确保小麦质量的同时提高小麦的产量。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麦农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还存在一定的防治误区,为了更好地引导麦农从误区中走出来,就需要切实注重上述工作,并对工作的成效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小麦种植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