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

2018-01-17光山县农业局左忠辉

河南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光山县全县培育

光山县农业局 左忠辉

2009年,河南省批准信阳市为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光山县随着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课题,将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光山县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光山县农业、工商等部门积极搭建平台,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加强引导、主动服务、典型引路等方式,按照农民的合作需要和市场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已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丰富、内容广泛的专业合作体系。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近9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涵盖全县粮油支柱产业,茶、花、虾、鸭四大特色产业,以及农机、茶叶、油茶、蔬菜、林业、等10多个领域。

二、创新机制,促进发展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松散、规模小、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光山县结合实际,高度重视专业合作社自身能力建设,抓典型示范,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范围, 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抓机制完善 ,提供政策支持

成立了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光山县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光山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相关规范性文件。光山县政府在加强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扩大信贷支持规模、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强化实用人才支撑上都明确了详细的政策措施。同时,光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合作社检查指导工作,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合作社发展提出重要意见。

(二)抓主体培育,拓展发展渠道

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引导各类组织和人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建设和发展,龙头企业、科技人员、种养大户等积极参与合作社,促进参与主体多元化。通过政策扶持、规范引导、技术服务等措施,对有关涉农项目重点向示范合作社倾斜,积极探索通过合作社落实相关涉农项目和农业扶持资金的新途径。目前,全县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科技人员、种养大户等210人积极引领与发展专业合作社,全县已形成以合作社为依托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新局面。

(三)抓示范带动,促规范发展

通过狠抓规范化建设等基础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化的典型带动作用,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典型引路、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真正起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果。通过调查发现一批有发展潜力、管理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典型培育,先后培育诚信油茶专业合作社、净居山茶业合作联社等一批示范典型。目前,全县培育发展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57家。

(四)抓科技提升,提高服务水平

农业的出路最终还得靠科技来解决,而科技含量低、科技转化难,又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把农民组织起来,能够较好地通过合作社的组织领导和致富技术的示范、引进推广,形成广大农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越大,科技推广传播越多,受益农户就越广。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集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服务、农机新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目前成员已发展到150人,拥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撒肥机、开沟机、喷雾器等机械100多台(套),示范园360hm2,为周边3个县16个乡镇提供近0.33万hm2的农机服务。在光山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规范化、标准化育秧工厂2座,配备自动喷水、自动控温等先进设备。2台现代化育秧工厂育秧机插面积0.33万hm2以上,涉及2200多农户。目前使用的“无土育秧”技术,将培育蔬菜、果树的营养基质引进大棚,秧苗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缺株率低,与机插兼容性强,少用甚至不用农药,为无公害水稻及有机稻米生产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667m2产量按500kg计算,机械化插秧每667m2增产20kg,0.33万hm2就可年增产125万kg,按市场价2.6元/kg,可为农民增收325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地应用,也促进了全县农业耕种模式的改变。光山县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采访,并被农业部评为 “先进农机合作社”,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五)抓探索创新,拓宽新路子

农村的改革发展中,新情况、新变化的出现,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不断地借鉴、实践和创新发展。光山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积极创新模式,探索新的路子,尝试培育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光山县江湾土地信用合作社于2009年3月经工商登记并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实行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按照社员大会通过的合作社章程,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在合作社存入土地,从合作社获得收益,合作社面向市场,吸引能人、大户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江湾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是河南省首家成立的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主要业务。江湾村的村民可以把不想耕作的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的“利息”,种田大户等到合作社“贷”地耕作,交纳租金。这种新颖的做法,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农村“土地银行”。江湾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原副省长刘满仓对江湾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做法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政研室、农业部及周边省、市相关部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调研。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光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的改革发展,成为农村改革发展与建设的有力助推器。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等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健康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光山县全县培育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光山县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析光山县水利工程建设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性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