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创新
2018-01-17杨建华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局植保站
□ 杨建华 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局植保站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茶叶成为主要农作物产业之一。同时,茶叶产业使我国农民收入及农村整体经济得到较大提高。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茶叶食品质量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国内市场也开始出台茶叶准入制度,此背景下,茶叶食品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就目前茶叶“三品一标”,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为使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提出强化“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策略。
近些年,经农业部门及政府领导的共同努力,“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得到较为稳定发展,同时为我国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但此工作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执行期间常遭遇一系列问题,若无法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未来发展。
影响茶叶质量的原因
影响茶叶质量因素相对较多,如农业残留、重金属、人为掺假等。农业残留主要指,茶叶种植期间,过多使用生长调节剂以及农药等材料,导致茶叶质量受到影响,使其内部存在部分化学物质。我国虽已经针对此问题采取一系列检测及抽样等措施,但就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农药残留问题依然为影响茶叶质量的主要问题。我国已经针对茶叶铅含量有着明确要求,其规定5 mg/kg为茶叶铅含量主要标准,铅含量问题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仍需提高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在茶叶市场中,部分经营者为提高自身经济利益,开始将香精及色素等材料与茶叶混合,此行为不但严重威胁我国人民人身安全,还影响茶叶产业未来发展。
“三品一标”安全监管概念
具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并且本身亦为有机、无公害、绿色食品即可统称为“三品一标”。“三品一标”为公共品牌,并且由政府所主导,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要产品之一。就“三品一标”的发展情况来看,虽各自产生背景及发展基础皆不同,但依然为我国农业发展新型阶段,同时,亦标志我国的农业已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申请“三品一标”过程较为繁琐,本文就“三品一标”10项认证概念进行分析,第一,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操作规程标准;第二,考察企业是否能够合理控制农户及种植基地;第三,无公害产品需符合标准;第四,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第五,产品符合《产品检验报告》标准;第六,查看企业营业执照;第七,明确企业质量管理效率;第八,考察企业无公害农产品地;第九,针对企业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第十,明确企业其他相关材料。
“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创新思路
完善监管体系,定期开展培训
首先,各部门领导应加大对于“三品一标”工作的关注度,及时开展有机茶工程,使产销双方皆能明确茶叶质量安全重要性,保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有效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即要建立绿色食品监管机构,由专门的经费及部门人员负责监管全过程,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大力宣传无公害茶,如此才能使茶叶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实现监管质量及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其次,相关人员需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针对种植茶叶的农户及贩卖茶叶的商家进行“三品一标”知识的讲解,使其能够明确茶叶检测标准,避免出现产品弄虚作假的情况,同时,应定期举办茶叶炒制活动,通过活动使茶叶种植人员能够明确有机茶生产技术。如此,不但有效促进“三品一标”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将使茶叶产业整体经济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质量管理
各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扶持,增加专项资金投入“三品一标”工作中,及时构建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各监管人员职责,使其能够将监管标准充分落实于实际工作中,进而实现监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自2011年初期,我国已经增加10项“三品一标”认证,为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相关人员应及时了解产品认证标准,明确茶叶监管工作思路,在保证茶叶整体质量基础上,使监管各环节得到细化。开展各项监管工作期间,相关人员应严格把控茶叶质量等各环节,采取抽检形式对茶叶产品进行检查,不断对质量安全机制进行完善,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同时,在开展“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产品掺假行为,推进监管工作的开展,宣传诚信经营理念,使茶叶商户及农户能够明确茶叶质量重要性,并且及时对农户进行茶叶种植培训,使其能够具备合理种植技术,从而提高其整体经济,避免其因利益等原因出现弄虚作假行为。茶叶质量监管工作中,农药使用情况亦为其中较为关键部分,因此各人员应及时抽查茶叶农药使用情况,在保证茶叶整体质量基础上,实现茶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结语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为满足人们需求,亦为实现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的提升,必须针对茶叶产销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影响茶叶质量问题相对较多,为使此问题得到充分解决,有关部门必须及时创新“三品一标”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完善监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监管执行力度,同时,定期对产销人员展开培训,使其能够明确茶叶种植及销售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在提高茶叶质量基础上,实现监管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