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有效提问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2018-01-16陈泳君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广度契机有效提问

陈泳君

【摘要】本文论述高质量的提问关键是要巧妙设问和準确把握提问契机,构建释疑解惑的桥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关键词】有效提问 契机 梯度 广度 深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126-02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要素,是教师组织和调控教学环节的核心技巧。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探究的专注度,提升思维的活跃度。反之,所提问题平淡、肤浅、随意,虽然课堂看似热闹,但是没有深入思考,也就抓不住知识的本质;所提问题毫无针对性,甚至模棱两可,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学习,甚至让学生更加茫然。因此,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一、准确把握提问契机,构建释疑解惑的桥梁,将思考引向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抛出,最核心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要充分发挥这样的效果关键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出问题,即准确把握提问的契机。契机之一就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探究或者思维混乱时提出问题,这种“求而不得,言而不达”的时机,学生的专注度和思考力最强,对老师的提问就能够入耳入心,进而深入思考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一)问在困惑时,引出方向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探究或者思维混乱时,教师可以通过辅助性和点拨性的提问帮助学生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构桥梁,让学生在混沌中找到解题的方向。此时教师的提问应抓住关键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起到必要的点拨作用即可,让学生在关键问题的指引下能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积极的数学情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公倍数》时有这样一道题:“某班同学排队,每8人为一队还剩6人,每7人为一队还少2人,该班最少有多少人?”由于是新授课,在尝试探讨后学生还是没有头绪,此时学生进入了一种困惑的状态之中,笔者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每8人为一队,还剩6人,再补上几个人就刚好形成一队了呢?”问题一出,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发现再增加2人就可以组成一队了。这样提问,问在了探究过程的关键点上,既突破了学生思维的障碍,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问在浅尝辄止时,引向深入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对某些问题的探究往往浅尝辄止,缺少深入的思考。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提问、刨根问底式的追问等,一步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时,学生的认知就是将单位“1”所表示的一个整体定位在一个固定的常规标准上,比如一米、一个、一箱等。此时,老师设问:甲和乙分吃半个西瓜,平均每人吃到这半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学生发现是半个西瓜的[12],进而将单位“1”的理解引向深入。

二、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有效调控课堂,促进学生的积极探究

巧妙设问是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助力学生从现有认知上升到高一级认知的关键要素。因此,高质量的设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提问抓大放小,抓住关键,释放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探究之间一般已经形成了一个点到点的确定关系,任何偏离这个路径的过程都将被否定。由此可知,设问的功能就变成了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步伐亦步亦趋,这样的过程就偏离了自主探究的目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高质量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诱导性和激励性,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深入思考。

例如,某教师在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开课教学中,在学生探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设计了5个问题: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是怎么发现的?②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③三角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④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那么三角形呢?⑤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用了剪拼的方法,还有其他转化的方法吗?如此密集细致的问题看似在引导学生发现,但实际上学生完全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笔者在教学时只提出一个问题: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长方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以转换为我们熟悉的图形计算吗?之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发现精彩纷呈,有将三角形切去一角然后翻转成平行四边形的,有将三角形的两个角垂直切割,翻转拼成长方形的,还有将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这样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数学素养,积累了活动经验。

(二)提问要有思维的梯度和广度

有梯度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有广度的提问才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单层次的问题的提出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没费力气就解决了,但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却可能无从下手。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梯度,即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都能在经历思考探究后有所发现。例如:“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用去[23],另一根用去[23]米,剩下的绳子哪根长?”基础较差的学生仅从数的大小比较认为一样长;而有些学生通过举例子得出结论:或一样长、或第一根长、或第二根长;有些学生发现不同的情况结论不一样,由此展开交流争辩,并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列表、画图、举例等策略。有梯度、有广度的问题能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思考的切入点,或许思考可能存在片面、偏差甚至错误,但只要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够主动通过自己的尝试去解决,这就是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教师必须重视和关注的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情感态度,采取艺术提问的方式,创设平等和谐的交流互动氛围,因势利导,多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猜你喜欢

广度契机有效提问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