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设计需对准学生的认知基点
2018-01-16李翠梅
李翠梅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作为教学设计者、发动者,教师需要切准学生的思维脉搏展开教学设计,主问题设计契合性越高,课堂互动就越和谐、越高效。学生学力基础存在差距,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考量,通过教学调查、情境设置、课堂回馈展开教学操作,为学生的顺畅思维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问题;认知基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55-0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问题展开教学发动,特别是主问题的设计,更要对准学生的认知基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问题的契合度,才能顺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从而形成重要的教学内驱力。
一、教学调查,为主问题设计提供参数
教学调查包括文本、教具方面的教情调查,也包括学生学力、学习条件方面的学情调查。教材文本内容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能力更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切准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是主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开启后,教师需要用一系列问题与学生展开互动,这些问题设计都有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呈现的问题就是主问题。如教学苏教版《西湖》一课,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西湖有怎样的美称?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有人说西湖是人间仙境,仙境是什么地方?”从这些问题的设计情况可以看出,其主问题是:西湖是人间仙境,她到底美在哪里呢?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和集体讨论,得出了比较统一的认知体会:西湖水美、树美、山美、人更美,就是人间仙境,可谓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进行确认,并给出更多的引导和启迪,课堂教学探究向纵深推进。
教师围绕主问题展开教学发动,课堂互动呈现和谐性,因为有很多学生都去过杭州,对西湖有更直观的感受,结合课文学习,他们对西湖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课堂学习呈现出高效性。
二、情境设置,为主问题投放创造条件
主问题投放手段、投放时机都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对主问题进行直观设计,如果能够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信息进行搭配设计,其调动效果会更突出。在问题投放时机选择时,教师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课文初读时、重难点突破时、课堂训练时,都是比较适宜的投放时机,在具体执行时,教师要做出权衡考量。
《蒲公英》是一篇寓言小故事,在阅读学习时,教师推出教学主问题:“蒲公英做出不同选择,其命运也迥然不同,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探析,产生了个性认知。课堂学习出现了多种意见。有学生认为:“蒲公英因为听从了前辈的指导,脚踏实地做人,最终获得了辉煌,而那些被表象迷惑的蒲公英,却有了悲剧性的结局。”有学生说:“蒲公英具有探索精神,能够勇敢地飞向沙漠,这是用生命进行探险,其精神是可贵的。”有学生说:“蒲公英没有自由把握命运的能力,外力将其带到哪里,它就要在哪里生存,不管结局如何,蒲公英都会为自己的生命做出必要的努力。”
教师为学生投放了主问题,引发学生争论,将课堂带入大辩论环节,这说明教师的问题设计是成功的,特别是投放时机的把握是精准的,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课堂回馈,为主问题落实赢得主动
主问题投放之后,学生会自发展开课堂讨论,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其中,与学生一起展开互动讨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帮助。教师只有及时搜集课堂讨论回馈信息,才能对课堂互动有统筹把握,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教学契机推动课堂教学健康发展。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呈现个性化,教师需要有宽容之心,正视学生的不同见解。
《小露珠》一课带有童話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鉴赏时,为学生准备了讨论问题:“小露珠为什么受到大家的喜欢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热议:“小露珠晶莹剔透,像珍贵的珍珠,外形很美,所以大家都喜欢。”“小露珠与人为善,和大家相处和睦,给万物带来滋润,深受大家欢迎。”“小露珠非常谦虚,来去匆匆,牺牲自己,成全大家。”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课堂互动频繁,学习氛围和谐。“小露珠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也应该多一分宽容和谦逊,给大家带来帮助,这才是最美的。”
教师为学生准备主问题,当学生开始讨论时,教师深入其中,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这是最为难得的。教师整合学生回馈的信息进行对应教育,确保了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着主问题展开,师生互动呈现良性化。
课堂教学效度如何,与教师的问题设计有着直接关系。教师不仅要对文本有深刻认知,对学生学力基础更要有到位了解,只有权衡所有制约因素,才能做出更为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深度思维的需要,才能确保课堂教学互动始终处于高效的频度之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