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友资源整合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8-01-16杨刚王志鹏宋钰炜陈舒颖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校友资源对接创新创业教育

杨刚 王志鹏 宋钰炜 陈舒颖

摘 要:校友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践经验是在校大学生宝贵的财富,系统的校友资源整合对发展高校与校友间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整合整合校友资源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校友资源开发运用的现状,探索校友资源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对接的途径,从而充分挖掘二者之间的关联,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友资源;整合;对接;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未成熟,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可以积极调动学校校友资源在内的各种有利因素,解决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系统化、科学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国内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1999年发展至今,虽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在国家、地方政府的引导、支持和各高校的积极探索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非常大的成就。《2016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一跃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创新25强的中高收入經济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活跃的团体,在全国创新创业浪潮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介绍,伴随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情高涨,2016年,新登记注册大学生创业者已达61.5万人。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就,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滞后、师资力量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和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等等。笔者通过对广东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及校友三维视角调查研究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鉴于研究得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认识尚存在片面化、理论化、缺乏实践等不足之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普遍面临缺乏完善的团队人力配置、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发展需要、商业模式不成熟、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性指导等诸多问题。

二、整合校友资源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分析问卷与访谈的结果,发现历届校友都非常关注母校的发展,校友、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对于校友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景持肯定态度。高校拥有多年以来形成的数量庞大、涉及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资源这一独特优势,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友身上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影响力、企业平台等等资源,可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实际等弊端。

(一)校友的创新创业精神示范作用

校友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对在校大学生具有亲切感和吸引力,积极宣传校友精彩的创新创业事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精神引领模范,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激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脚踏实地的创新创业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二)校友物质资源的支持作用

1.校友物质资源对高校的回馈作用

校友与母校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大部分校友都会对母校满怀感恩之情,始终隐含着以回报母校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的潜在心理[1]。丰富的校友资源将会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对于西方高校,国内高校资金来源中,社会捐赠的比重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见充分地利用好校友这一宝贵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等物质支持,具有很大的空间。

2.校友物资资源对学生的帮扶作用

校友们对母校师生们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爱校情结形成了一条感情纽带,把在校大学生与校友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校友群体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充沛的企业资源和完善的市场渠道,可对口帮扶解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转型升级和学生初创团队难以生存等问题。

(三)校友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指导作用

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难免存在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等问题,无法给到学生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资源,难以培养满足创新创业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然而校友具备的实践经验、社会资源恰好能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形成互补,校友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对解决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校资源服务校友事业发展

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深厚的科研实力可以满足校友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持续性高素质人才输入和科研投入,有效降低企业的人才成本和研发成本。同时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将会促进了企业的产品的更新换代,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份额,对于校友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整合校友资源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大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离不开包括校友在内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无论麻省理工学院和企业界的合作模式,还是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模式,校友支持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2]。因此,探索校友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和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建立完善的校友信息整合系统

开展基于校友资源协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要任务是解决校友资源整合问题。面对校友资源整合,校友们首要建议是高校成立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合理地配置校友工作机构人员,保证校友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顺畅与高效。前期以校友文化建设为主题,引导校友积极参与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寻访校友创业足迹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逐步合作建立校友资源引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

此外,高校还可通过设立校友会等途径,整合各行各业校友的信息资源,以“点”带“面”建立覆盖高校与校友间长期的信息交流平台,以推进校友、高校间的交流,可为之后建立完备的高校校友协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前提条件,开辟高校、学生团队、校友企业间的“三位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互动渠道。

(二)学校主导联合校友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高校可将校友纳入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双创”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友的创业教育工作应该首先从改革高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入手,增加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形成“通识理论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创业理论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战”的课程体系。校友将可全称参与课程体系中创业教育相关的部分,为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支持[3]。通过多方位、实践性、理论性的教育课程、创新类活动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实现课程、比赛、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措施的有机联合。

2.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校企联合建立企业平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同时搭建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比赛交流平台,打造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根据各层次学生分别设置创新创业见习、创新创业体验实践和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由虚拟创新创业管理沙盘、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训练到提供资金和项目双选平台,实实在在参与到企业面向市场的创新创业项目技术孵化、运营管理的垂直式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任课教师也可以深入企业,进行创新创业管理与实践的培训,获得第一手创业资料和切身体验,增强教师实践经验以促进知识更新。

(三)建立互利共赢的良性合作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学校、学生、校友“三位一體”协同发展模式,建立互利共赢的良性合作机制。首先,通过设立校友基金会、成立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等举措,为校友继续教育和联谊活动提供平台,拓宽了服务校友的渠道。其次,建立学校、学生、校友三方信息整合和需求反馈系统,实现三方需求和资源对接、共享,校友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还可进行市场开发合作,帮助学生将专利技术落地转化、孵化企业。同时,校友还可投资参股,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技术、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勇.引入校友资源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教育时空 147

[2] 程玉敏.增强校友工作活力,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9)第10卷3期261.

[3] 张剑伟.基于校友联动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南方论刊 2014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校友资源对接创新创业教育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探讨校友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