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交叉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8-01-16刘岩王丽芝陈曦尹光伟王娜李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

刘岩 王丽芝 陈曦 尹光伟 王娜 李正

摘要: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渐深入,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任务也日趋紧迫。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本领。因此,笔者基于在工程学科从教以来的经验,分别从课程体系、个性化教育与开放性作业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从而进一步探讨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交叉学科;课程体系;个性化;开放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2-0046-02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也传入中国。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文件的主题精神都是指示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这就给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艰巨而伟大的课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交叉学科建设的关系

工程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具有跨越性、创造性和互补实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张力驱动下,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也是必然趋势。第一,高新技术肯定不只涉及某个单一学科,而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产物;第二,各种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出现,使研究方法从传统的纵向深入逐步轉变成横向立体化的研究模式,进而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并不矛盾,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有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具体的专业教育中,而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孤立存在。

二、交叉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1.完善工程交叉学科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工程交叉学科为载体,面向行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邀请地方业界人士全程参与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等重要环节,强调“校企互动”,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探索采用“订单式”或“工程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交叉学科的学生进行实践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首先通过交叉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扩展课程进行教学实践,保证理论与实验实训交替进行,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实践和专业兴趣,然后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轮岗形式熟悉企业环境和企业组织结构,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规范、岗位操作规程以及设备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职业素养。通过毕业实习,结合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开拓工程思维,了解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过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2.改革课程大纲,理论联系实际。新时期高校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用客观性、生动性、代表性的事例来充实理论教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设计来消化知识,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相关指导,使得教学更富有目的性和实效性。在讲授工程设备结构与原理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同类设备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生产中可调的参数与设备性能和工艺目标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设备改造甚至自主设计更加高效节能的新设备;又如在讲过程控制内容时,可以实际生产环节可能发生的状况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调节被控变量、改变控制方法来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善控制品质,使得工程正常进行。除此之外,理论教学内容还应该包括实际工程需要用到的模拟软件和绘图软件的应用操作,让学生为日后步入社会接触实际工程问题做好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

3.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高等教育如果沿用固化的、一致性的培养方案来组织大学的课堂教学,一味地强调课程目标中的“重难点”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跟不上经济技术发展的脚步,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学大纲可实行纲要化,在明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研究方向与发展模式的权利是符合现代社会需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在讲授基本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培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自身的潜力,是“万众创新、全民创业”背景下每个教师要面对的必然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到个性化培养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处于刚刚独立生活、了解社会的萌芽期,内心非常渴望独立而又无法独立,希望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而现实却是学生的诉求往往被家长和学校忽略,极易导致学生变成游戏控或者考证控。其次是要设计丰富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安排CAD、Aspen等绘图和模拟软件的训练,以及多组织实地考察,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未来想创业的学生给予生产、财务或销售方面的指导,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素养和创业潜能,提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潜力。

4.运用开放性作业,激发创业热情。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不上课,课上睡觉、聊天等,虽然开设选修课的初衷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但是实际结果却乏善可陈,收效甚微,根源就在于学生的不重视,以及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选修课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条件和氛围。

笔者尝试利用开放性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内容可以是针对某个工艺过程的研究、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设备的改良,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创业项目做一份商业计划书等。开放性作业可以分小组进行,成员确定各自分工,通过协同合作来完成,在此过程中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不但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市场调研分析与沟通组织能力。

5.完善培养机制,引入校外专家参与教学。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调研,实现交叉学科与地方产业的无缝对接,切实推进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聘请企业家加入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解决技术难题;组建工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合作课程;建设亲企型课程和应用型教材;开展亲企型案例型教学;开设行业专家主讲的课程或专业技术与科技讲座等。

三、结束语

高素质的双创型人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培养。首要的着力点就是改革课程大纲,理论联系实际,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其次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研究方向与发展模式的权利;再次,教师可以利用非富多彩的开放性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人民日报,2007.

[2]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46-48.

[3]贾淑红,王晓宇.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与高职专业教育体系的相融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11-112.

[4]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5]宁小银,龚文霞.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创新个性的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50-52.

[6]周鑫荣.用开放性作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08,(3):123-12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课程体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