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1-16袁东锋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创新能力改革

袁东锋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有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升高,互联网技术人才受招聘单位追捧,成为最吃香的行业之一。而互联网技术人才需求增长过快,目前已“供不应求”。至此,计算机领域教师只有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准,才能为市场乃至国家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以及其方式方法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创新能力;改革

改革开放至今,教育资源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和跨越,目前正朝着多样化、优质、有选择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非常大的矛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这是一个长期的蜕变过程,需要教育界及其他领域人士共同努力,促进国家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1]。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内涵

计算机学科注重于应用,侧重研究。其应用范围之广已涉及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人机互交、中文信息处理、服务计算与软件工程研究,面向航天的容错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等等。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创新和应用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资源利用的灵活性和充分性问题格外凸显。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的应用性要求极高,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只有不断创新、推陳出新,方能使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计算机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作为智慧的载体和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应只重视基础知识、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还需具备十足的创新能力和专业人士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学是由学校发起的,由教师执行的,针对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行为活动。其对于学生接受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唯有不断搭建新的教学平台、构建新的教学框架、创造新的教学理念,适应社会大环境和国家需要,方能使计算机课程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上述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前已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对策主要有:①以企业需求为最终目标,改善课程教学内容。②采用关闭外网的CAI教学模式。③构建数字化网络课程平台。④答疑。⑤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等[2]。虽然上述几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忽视兴趣培养,重灌输轻引导;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轻思考;考核方式单一,书面多实践少。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学科都没有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强烈兴趣,学生才可能积极投入精力来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思考、探索和钻研;只有摒弃低头学习、死学知识、教条诵读,抬起头来用眼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可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如此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也只有变换考核形式、重设课程框架、增添实践环节,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留出创新空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由此带来的知识多、问题广等问题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立足本国国情,融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形态,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中国正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伟大变革中,互联网技术的迅猛飞跃也在日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推动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

(一)搭建“互联网+教育”新平台

国内已经出现了学校和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的例子。学校在公司出资搭建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的在线互动课堂让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优质教育,这不仅打破了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阻碍,让贫困地区的教师资源得到了提升,还解决了教师资源紧缺的难题,而孩子们的视野不仅开阔了,精神世界也丰富了起来。基于此,作者认为各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模式集中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而上述对策中提到的关闭外网虽然避免了学生上课期间因网络而分散注意力的问题,但同时却也阻断了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让学生失去一个面对难题时,在外界寻找答案的机会。

“大学,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是一个人类精神资源的形成、发展、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是一个聚集了智慧的学者,对世界进行不断的研究、剖析的理想场所。因此学校需要在创新层面积极探索教育创新模式,在教学层面整合课程和名师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如教学视频、教材内容、学术论文、电子书籍、音频等共享资源,供学生随时在线或下载使用。这种双赢模式不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还能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

(二)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活动

因班级成员多,生师比过高,因材施教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难以实现。而照本宣科,课上少互动,甚至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培养。有学者认为适宜的讨论环境可以从实质上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通过环境的布置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讨论的流畅进行。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少数的几所国家重点大学采用了此种教学模式,但效果却不同凡响。通过记者的采访不难发现,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教师认为此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很多学生在讨论之后都迸发出了新颖的想法,不仅如此,此方法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心与心距离。学生也表示此方式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动性,而且有优秀的小组成员作为竞争对手,也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

(三)提升计算机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质量

提高师资力量确实在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条件,但如果教师在课前不思考、不准备、不研究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效果未必会明显,同时也可能会因此提高教育成本。所以,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和质量,为了建设和改革计算机课程,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是必要条件。身为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根据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技术发展、知识创新而实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正确的前沿科学知识,以万变应不变。当然,组织讨论的前提是要把握课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核心内容。教师需要在课前深入探究值得谈论的课题,找到学生难以通过自身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而且讨论的交点要围绕知识结构和思维框架,难度适中。

四、结语

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市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现有在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课程的进度和难易程度,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励他们探索、创新,并为学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不断努力,潜心、深入研究课程教学的改革对策和实现课程内容的实时更新。

参考文献:

[1]袁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9):194-195.

[2]汤敏.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8):199-2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创新能力改革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