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验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赜

2018-01-16朱根琴

成才之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实践技能创新精神高中物理

朱根琴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以实验教学为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与交流活动中,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展思维,通过自己的创造来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精神,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要在原生态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对照性实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可能性实验中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实践技能;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36-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但无论怎么变革,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物理课堂应聚焦于学生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探究能力和水平始终是衡量学生物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以实验教学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导向,把物理课堂打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发展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领学生经历物理探究的几个阶段,即发现存在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形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对结论进行解释与概括,对探究过程开展反思活动。

一、在原生态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养成了精心备课,做好课前各项准备的习惯,这无可厚非。但正是由于做足了功课,把意料之外的情况都考虑到了,避免了一些“弦外之音”,物理课堂教学才常常流于形式,使实验教学成了教师想象中的课堂,而不是学生想要的反复尝试与操作的课堂。对此,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从低起点出发,尽量让与实验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思想蕴含其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优化实验方案,避免简单化、理想化的教学模式。实验所需要的素材、实验现象的分析等尽量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完成,避免教师直接讲解,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例如,教学“楞次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定要选规定的四种情况做实验?按照原磁场方向、原磁场的变化、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来讨论有什么依据?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开展尝试性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电流的情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引起感应电流方向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修改,让学生经过多次讨论与实验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二、在对照性实验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领学生借助感性的现象获得理性的思考。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和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需要,增加一些对照性教学活动,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从教学层面看,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变式”,即借助比较的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引领学生的实践。对照性教学活动可以是条件性素材的变革,也可以是实验流程的变换,还可以是基本的实验要素的更替。

例如,教学“光电实验”这部分内容时,实验中不仅可以用紫外线照射锌板,还可以尝试用白炽灯光代替紫外线,将锌板替换为銅板等。对比性实验能够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发散学生的思维。当多种实验同时展开后,学生的思维便聚焦到问题的主要方面上来,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凸显出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关键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而提升思维的品质。

三、在可能性实验中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课程中的很多规律、公式都是从实验活动中推理而来的。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结论验证,从实验中寻找想要的答案。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大多数探究活动本身并没有固定的路径和确定的结论。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怀疑、批判的心态开展实验活动,力争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应鼓励学生借助感性的现象与理性的判断来干预实验结果的价值性判断,如果这样,即使没有探究出预期的结论,实验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可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学生已经掌握伏安法测电阻,教师常常指导学生用安培表内接、外接进行实验,这并不能改变学生知识结构中原有的认知。因此,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性教学。可引入大型示教电表,依次测量大、小电阻阻值,引领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思考其中的原委。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四、结束语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教师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善,给予学生更多探索、思考的机会,引领他们真正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像科学家那样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客观应对实验中的矛盾和不足。要努力探索学生技能发展的新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洪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策略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范永梅.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实践技能创新精神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