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研究

2018-01-16张丽娟田凤兰白风荣李星海斯钦德力根

科技视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张丽娟 田凤兰 白风荣 李星海 斯钦德力根

【摘 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是实现高职毕业生走向就业的“零衔接”,高职学生毕业后,就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本课题结合我院化工煤炭类专业实践经验,探索了高职教育如何与企业深层次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領。满足社会与企业要求的高素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8-014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63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the "higher vocational order type" training is to realize the "zero converg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to employment.After graduating from a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ill have suitable jobs for themselves.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emical coal specialty in our hospital,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rain high quality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So that the students train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arn real skills.High-quality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Order type;Model talent training model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是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实施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现代学徒、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目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协调。本研究主要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尝试基于现代学徒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来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有限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使高职教育真正和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捆绑发展,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内涵:1)在人才培养的整个全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签订用人协议、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及整个培养过程。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模式涉及学校、企业及企业师傅、学生四个主体,这四个主体是合作培养的基础,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与其它“订单”培养的不同之处,也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所在。是整个合作过程和预期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实现人才规格的“适销对路”,其核心和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想就业,这是衡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的基本标准。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是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市场需求、企业要求、职业标准培养人才,是发挥和共享资源优势,“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培养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要满足企业及市场之需。2)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行业和企业。3)在生产服务实践中,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4)不断提升双方合作层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实现互利与共赢。

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改革的探索

(一)提升高职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开放办学、职业化培养的观念,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放办学、职业化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建立企业深度融合、教产对接、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与企业广泛深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融合、学生与师傅的进一步融合、学习场所与实习实训场所的进一步融合、学生学习生涯与工作岗位的进一步融合。多层次多角度打造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教育对接产业、学校对接企业、学生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形成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评价标准共定、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建立了20多家稳定、持久的实训基地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企业,能够满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基本需要。为日后在该厂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在沧州中铁的学生、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学生等反馈信息都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三)与企业共赢、共发展。构建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并推广打造专业混编教学团队。如:我院专业混编教学团队所在专业先后与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联合化工、中海油天野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拉山化肥有限公司、内蒙古君正集团等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订单培养。如由企业来学院选定学生开展定向培养,使被培养者具有了学生和准职工的双重身份;企业和地方政府录取高考线下生开展订单培养;劳动就业局负责招录并为学生提供学费补助,学院对录取人员实施中专学历教育,企业为合格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订单培养等等。团队教师面向社会和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了大批更适合岗位技术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改革后评价

通过对我院应用化工14、15级学生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人才培養质量有大幅度提高。通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企业对学生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企业也参与“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做出客观评价并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院,便于学院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而来满足实际需求。

(二)带动了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1)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改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找准自身的定位,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在近两年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有多名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另外,把企业优秀人才聘为我院专兼职教师、企业把我院部分优秀教师聘为企业革新技术人员。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校企合作 提高就业率。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引入高职化工类专业,促进校企引发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使学校与企业结合、与岗位生产结合,有效的增强了社会性、实践性,工程体验性;使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快速与社会接轨,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提升就业成功率。

4)教育与产业的结合。通过产教结合来解决问题。一方面企业人员从“学徒--订单”的所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师资的配备可全过程都要参与指导。另一方面学院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产教结合。

(三)产生了好的辐射效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高职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教学改革,我院的学生在企业产生了好的辐射效应。1)工作认真、细致。2)上手快、有较好的团队精神。3)岗位群适应能力强、自主创业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努力不少人已成长为我们企业技术骨干,在社会上产生了好的辐射效应。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实践教学改革后,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遍布区内外化工、煤化工企业,本专业学生到企业后角色进入快,深受企业欢迎。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以及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提供的信息,该专业毕业生由于在校接受了良好的理论教育和扎实的实操训练,并在上岗前已于企业有了学徒的过程,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胜任该岗位。为自治区化工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该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晓欢,郭沙,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21-23.

[2]张健.订单教育运作的内在机制与操作要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

[3]金崇华.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于学科式的统一[J].教育与职业,2004,(31).

[4]方华.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49-50.

[5]聂绪学,李昌凰,朱丽芳.在论普通高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电力教育,2007,(07):73-75.

[6]丁坚勇,康俊明,饶凌平.校企联合“订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考与实践[C].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07-04-01.

[7]陈倩媚.“订单培养”模式在国际金融专业的适用性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50-54.

[8]李联卫,刘来平.我国物流业人才订单培养的利与弊[J].中国市场,2007,(41):120-121.

[9]罗湘.重庆市高职高专药学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集,2006,05.

[10]邓德明,余凤英,罗铜凯.护理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9).

[11]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06):51-52.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