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学生学科竞赛的自组织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8-01-16曹强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精神

曹强

摘 要:近年来,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自组织模式的出现和运用,为创新人才培养开辟出全新道路,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文将主要围绕学科竞赛自组织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展开分析,并探究了此模式的架构和应用形式,旨在提高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科竞赛自组织;创新人才;创新精神

新时代下的学生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其勇于创新、踊跃尝试而且渴望自由民主,這些特点为落实创新性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随着互联网与通讯系统的不断发展,同样为此项工作创造了良好平台。在此种环境中,高校管理人员要积极改善教育形式,通过学科竞赛自组织这一手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一、学科竞赛自组织在创新教育中的优势

(一)转变了学科竞赛和创新教育相背离的落实理念

在以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竞赛只适用于少部分学生,仅有少量的尖子生才能独享这一学习“小灶”,是高校教学成果评价中微乎其微的部分。所以,大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在运行此组织后,学生掌握了参与竞赛的主动权,在制度的支持下,其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展开自主研究和思考,不断丰富自己视野。

(二)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这一组织在教师和学生间建设起一个沟通的枢纽,让二者能实时展开全方位的信息交流,且利用制度来保证此枢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学生的创新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会对教师指导产生诸多要求,因此自主和教师搭建长时间的紧密联系。另外,由于评定职称以及绩效考核均和此组织的运作状态有关联,所以教师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花费更多精力指导学生参与比赛。当然,教师本身也会加强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理念,确保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二、我国高校学生学科竞赛自组织的结构和应用形式

(一)专业教师队伍要积极履行顾问职责

现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通常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时此作用并不突出,仅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受学生邀请才展开指导工作。在兼任指导教师的整个过程中,因为缺少保障制度,有的教师常常抵不住本身教研压力,无法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引导,这便在其和学生中间形成了一道屏障。此外,学生也不能全面掌握教师信息,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指导教师。

要想顺利建设学生学科竞赛自组织,高校必须要保证师资力量充足。在组织正式成立后,要把大量教师资源编订成册,为组织中所有学生实时掌握有关学科教师信息提供有利条件。教授、专家等可通过教学审核或是自愿的方式融入顾问团中,在学生自组织运作进程中给予技术支持。然而,学生清楚教师信息仅仅是自组织的其中一小部分性能。还要立足于制度让教师产生参与学生学科竞赛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把其和绩效薪资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要激励精力充沛、年轻态的教师以及阅历丰富的企业教师共同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二)学生代表要充分履行组织管理职责

组织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离不开学生代表的参与和贡献。在自组织组建前期,可挑选具有较强管理能力与在竞赛比取得过胜利的班级干部,和对推动现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新途径有较大兴趣与激情的学生精英,建设一支学生代表团队。其将要履行学科竞赛自组织的主要职责,具体是指此组织所要达成的目标、明确规范制度、传输和宣传竞赛信息、落实培训工作、和专家教授的沟通以及和相关监督部门保持统一协调等等。

学生代表在履行组织监管职责时,要遵循下列基础原则:首先,确保此组织根据章程要求维持平常良好运作。其次,预防实施的组织行为和课程系统脱轨。最后,所有工作的落实都要以塑造大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

(三)普通学生要履行参与组织职能

高校学科竞赛自组织的对象与服务目标均是年轻代大学生,其凭借本身的资源优势,调动学生们积极加入到学科竞赛活动之中,同时为其提供大量有效信息、设施、培训以及教育等等,为学生搭建出优质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在编制和实行课外研学学分落实细则的基础上,激励与指引广大学生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在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还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保研、评优、评先等等,这便能大大调动学生进入组织参与比赛的主动性,让其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学校有关部门要履行监督职责

学科竞赛自组织身为学生组织的一种,在运作进程中无法避免会存在一些对外沟通与对内监管的问题,高校的监督在此种状况下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方式可学习政府部门管理第3部门的规范制度,也就是工作报告公示制度、接受大众监督制度以及透明制度等等,可按照高校属性与学科竞赛组成特征共同确定监督规划。这里涉及到的监督主体不单单指主管部门,其不但要进行业务监督,而且还要把专家教师团队与身为加入者的大学生们列进监督系统中。监督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是否积极参与到指导效果和状况的评价过程中;二是学生能否充分履行其自我监管的职责;三是绩效评价;四是高校所供应的设施、资金等资源的应用状况。

学生学科竞赛自组织的运转一定要有健全的规范制度做保障,参与方主体所要行使的权力与履行的义务一定要有清晰的标准,要预防有关部门在履行监督职责时总是忽略学生自我监管的作用,让组织再次回到听命令被动行事的状态。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各大高校要想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必须要积极建设学科竞赛自组织,其不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丰富竞赛内容,优化竞赛形式,增加其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宗标,金林樵.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学科竞赛为导向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151-154.

[2]杨志东,陈小桥.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电子类学科竞赛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2):14-16+23.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创新精神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