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2018-01-16张蓝澜
张蓝澜
【摘 要】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基于某高校商学院的学风建设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22分析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与反映学风建设的22个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完成课后作业的主动性、用于学习的时间、学习成绩的目标性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5个因素与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习成绩;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D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8-011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49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y style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their training goals, and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measuring the level of schooling.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the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of a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SPSS22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22 factors that reflect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Among them, the positive level of answering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the initiative to complete after-school assignments, the time spent on learning, the goal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passing rate of college English four or six pass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Key words】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Academic performance; Relevance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学生学风建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理论界对此关注度比较高。如:韩延明(2006)通过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特点的分析,得出应该重点关注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学、思、用以及创新四个环节的结论[2]。朱新华(2009)从个人、宿舍以及班级层面分析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学习专业和教师管理[3]。刘小张(2011)以江西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法分析影响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发现影响因素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氛围[4]。王业(2018)认为应从高校、老师以及学生的朋辈三个途径去加强学风建设,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5]。本文在理论界研究的基础上,以某高校商学院大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为对象,运用SPSS22分析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1 描述性分析
1.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2个指标,涉及到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的满意度、兴趣、时间、目标、成绩等方面。
学习满意度:对专业是否满意、对专业课老师是否满意。
学习兴趣:对开设的学科是否感兴趣、对不感兴趣的学科是否会努力学习。
学习习惯:是否会课前预习、是否会课后复习、是否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会独立完成作业、碰到不懂得问题如何解决。
学习时间:课余时间、假期时间。
学习目标: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成绩期望目标、是否有考证目标、毕业目标。
学习成绩: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期末平均成绩。
本次一共分发调查问卷138份,有效问卷占100%。其中大二有66份,占47.8%;大四的有72份,占 52.2%。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比例分别为22.5%,26.1%,26.1%,25.4%。
1.2 学习满意度、兴趣及学习习惯
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是否满意,表示非常满意的为6人,占比4.3%;表示比较满意的为57人,占比41.3%;表示一般的为64人,占比46.4%;表示比较不满意的为7人,占比5.1%;表示很不满意的为4人,占比2.9%。对于老师布置作业能否独立完成,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为51人,占比37%;与同学讨论完成的为52 人,占比37.7%;利用网络辅导学习的为35 人,占比25.4%。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的选项中,询问老师的为10人,占比7.2%;和同学讨论为48人,占比34.8%;在网上查找的为75人,占比54.3%;不去解决的为2人,占比1.4%;其他的为3人,占比2.2%。在校期间平均每天用于学业上学习的业余时间,1小时以下的为28人,占比20.3%;1小時至2小时的为51人,占比37%;2小时至3小时的为31人,占比22.5%;3小时以上的为28人,占比20.3%。寒暑假期间平均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1小时以下的为47人,占比34.1%;1小时至2小时的为50人,占比36.2%;2小时至3小时的为20人,占比14.5%;3小时以上的为21人,占比15.2%。对于自己学习目标是否明确,非常明确的为26人,占比18.8%;比较明确的为86人,占比62.3%;不明确的为26人,占比18.8%。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通过四级的为51人,占比37%;通过六级的为7人,占比5.1%;都未通过的为80人,占比58%。目前的平均成绩方面,60分以下的为3人,占比2.2%;60分到70分的为19人,占比13.8%;70分到80分的为77人,占比55.8%;80分到90分的为38人,占比27.5%;90以上的为1人,占比0.07%。
2 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
2.1 分析结果
针对问卷中所涉及到的22个问题,我们将前21个问题所映射的方面作为自变量,将所得的平均成绩分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经过SPSS22多变量相关分析函数,按照相关系数大小筛选出五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对于自己的成绩的目标是多少分”(0.487);其次是“上课是否会积极回答问题”(0.252),处在第三位的是“寒暑假期间平均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0.248),处于第四和第五的分别是“在校期间平均每天用于学习上的时间(0.229)、“目前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0.215)”。除上述所列举出来的五个因素之外,学习成绩还与学生男女性别、所学习的专业、所在年级、在校期间平均每天花费在浏览手机或电脑游戏上的时间、学习目标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男女性别、所学专业以及所在年级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强。而在校期间平均每天花费在浏览手机或电脑游戏上的时间,虽然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在校期间平均每天用于学习上的业余时间之间存在强负相关关系。业余时间花费在学习时间多的学生,花费在浏览手机或电脑游戏上的时间就会少。故为了更好地反映学风建设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影响,只选取两者相关系数较大的因素,更好地除去共振影响。
3 结论及讨论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提得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6]。本文以某高校商学院为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满意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学习成绩等指标角度得到一些实际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与学风建设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良好的学习氛围、远大的理想教育等方面的学风建设,能有效地激励大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举办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对应的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的认可度;对于学习时间、学习目标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定期的班会时间,安排高年级学生讲解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帮助低年级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总而言之,高校的学习建设工作必须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根据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学习目标等多方面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性策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www.moe.gov.cn.
[2]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9-24.
[3]朱新华.运用成绩分析加强学风建设[J].中国轻工教育,2009(1):70-80.
[4]劉小张.江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以江西S学院为个案江西师范大学[J].江西师范大学,2011(05):74-75.
[5]王业.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41-44.
[6]刘英仙.谈如何加强大学学风建设[J].科技信息,2013(12):48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