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境角度简析翻译过程及标准
2018-01-16李文昕段钨金
李文昕 段钨金
摘 要:自翻译兴起之初,人们希望探讨出一套“完美”的翻译标准,但至今未果。本文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分析翻译过程,分析中西方翻译学家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举例探讨了认知语境的三个特征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得出译者的认知语境观对翻译标准具有较大影响的结论。文章指出,认知语境观对翻译分析、推理过程起到关键作用,依照其三个主要特征,对翻译标准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过程;关联理论;认知语境
自翻译学科兴起之初,学者就对翻译的标准与原则进行了无数探讨。无论是中西方国家文化历史背景不同,还是社会进步程度,翻译标准都在朝向着译者为主体的方向发展。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理解原文的意义,再用目的语进行重组,即认知语境的过程,同时这也是翻译的过程。因此,本文将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过程究竟是如何进行。
一、认知语境定义及特征
认知语境最早出现在斯珀伯和威尔逊发表的著作《相关性:交际与认知》[1]中。两位学者首先引入了关联理论这一定义。“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这种活动是由交际双方对所处的认知环境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认知环境(congnitive environment)就是指人们对世界上所有能感知到的或者推断出来的事实集合。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语境,认知语境则多了“认知”,即说话发起者和接受者交际的互动过程,并在此互动的基础上,引发了大脑中对每句话语理解的假设与思考。
(一)认知语境的动态性
关联理论可将认知语境的特征区分开来。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且变化复杂的过程。在一个和谐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者首先表达出自己的信息和交际意图,此时的发话者与交际之初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因为听话者接收到其发出的信息,并给予发话者反馈,这样发话者接收到了新的信息,则开始他们下一轮交流。言语交际的动态过程导致认知语境的选择也是呈动态性。例如,以下的模拟语境为老师交代下去论文上交的期限,过了一段时间问学生完成情况:
老师(a):论文写……(被学生打断)
学生(b):老师您现在就要吗?
老师(c):不是,我是想你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过来问我,对你有帮助。
学生(d):哦哦,谢谢老师,我目前没还有什么问题,等有了去请教您。
看似简单的对话却可以按照语境来分为两轮对话。首先(a)句中提及到论文这一词汇时,“论文”就作为新信息立刻激活了学生已知的认知语境:老师可能要检查之前安排的论文,但学生自知没有完成很是焦灼。因此,学生调动了其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询问老师是否要上交,这就构建了一个新反馈来理解(a)句的认知语境,同时向老师提供一个新信息:学生以为老师在催论文。接下来老师回答的(c)句作为新信息又在与(b)句中的认知语境旧信息相互作用,得出一个老师并非催论文,而是要答疑的新信息给学生。如此循环下去,语境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言语交流也不断地进行下去。
(二)认知语境的人本性
人是认知的主体,也是参与言语交际过程的语言符号使用者。人是认知主体,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认知语境,一种是不同认知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足以解释这一现象。主体不同,就会造成身份、地位、文化背景、个人阅历等的不同,因此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认知语境也会随着主体的不同而发生选择性变化。另一种是同一认知主体在面对不同事物时会选择与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比如一名中年男子不同角色的转换会激发不同的认知语境。而人本性就是关注语言交流过程中传受双方所表现出求同存异的状态,同时让不同的双方产生相同的认知语境,有助于人类的相互理解。
(三)认知语境的完形性
认知语境的最后一个重要特征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得出的,Gestalt 在德语中是“完形”的意思。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尽管各不相同,变化万千但其各个组成部分都相互关联。人们能通过对其联系的认识,补充其残缺部分,从而能在心理上获得一个“完形”。事实上,人类这种能够将不完整的视觉几何图像补充完整或根据经验将客观事物缺少部分进行补充,都称之为人的完形能力。认知语境的完形性特征强调整体性,但也不忽略言语交流过程中,发话者和听话者各自的背景知识与经验。在分析一个整体时,认识是重要途径,但如果不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就会造成认识的偏差。因此,分析认知语境必须从整体出发,再回归整体。[2]
二、认知语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翻译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过程。当原作文本被译者首次阅读时,译者会推理其看到的所有文字、符号来对文本的基本意义做出反应,这种类似于条件反射性质的过程,能快速的让译者熟悉接下来的全部文章将是何种类型。接下来译者运用大脑的感知去处理这些文本,这凭借着译者日常的积累和背景知识的延伸。接下来,作者举例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认知语境推理和分析从而准确翻译的过程。
原文:“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for example, rain forests and peat swamp are being cleared to make way for biofuel plantations, a progress that produces more emissions than the biofuels can save. ”
译者首先获得了已知信息,就在脑中形成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认知环境,再进行推理。但往往译者的认知能力受到知识、生活经验、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这句话的推理很可能会掉入“人们砍伐雨林、侵占湿地是为了获取某种植物”的陷阱。事实上,这句话带来的百科信息其实与“森林碳汇”这个概念有关。“砍伐森林,会造成本能被森林吸收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当中,也就等于排放了温室气体。”当然,逻辑并不是非要靠逻辑词汇去说明,而是需要译者准确地理解原文,让读者把原作者描述的客观世界同自己熟知的世界联系起来。当译者的认知环境激活了“森林碳汇”这一长期记忆知识,这句话也就能非常清晰准确地翻译出来。
三、小结
本文对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中掌握认知语境的三个特征:动态性、人本性和完形性是了解认知语境的重要途径。翻译实质上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译者在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沟通了原作者和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世界。根据认知语境的理论,本文认为翻译标准应该是:译者翻译原作要根据自身的认知语境对原作的明示部分进行推理,准确地产生与原作者相同的认知语境,并利用通顺准确的表达完成译文。译者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学习新的知识,文理兼备,同时根据生活经验将平时的一些认知进行验证与实践,轉换为自己以后的翻译经验,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斯铂伯.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胡霞.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2004(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