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在中国演进路线与前景展望

2018-01-16黄震

金融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银行金融科技

黄震

金融科技是英、美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是指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优化流程、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银行用电脑处理金融数据,用网络传输信息资料,用软件改进工作流程,用数据分析商业模式。当时美国的银行业从电子技术应用做了很多金融科技的研究。但中国并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趋势,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科技金融的概念,主要目的是希望金融支持科技的发展,比如给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贷款,通过技术可以入股,我国科技金融也是很多在互联网信息企业中探索,如知识产权融资等。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都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表现,我国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展望。

科技革命已经悄然改变金融生态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发端于一个共同背景:新一轮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促使科技和金融走向相互渗透和跨界融合。经过20多年渗透、融合,整个金融生态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已悄然发生改变。

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的形态在改变,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调整。如果把金融机构采纳信息技术视为金融科技起点,电子银行则是金融科技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西方从90年代开始起步,中国比英美等发达国家要略晚数年。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金融网络化、金融软件化这四化成为发展的主线,这一阶段的成果亦被称为金融互联网。

目前,我们正处在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我国差不多和西方是同步的。我国的非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率先取得了突破,如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等在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上产生的支付手段,奠定了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基础。P2P借贷和众筹融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发挥了“鲶鱼效应”,让正规金融机构猛醒,加快了推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工作。从2013年开始,中国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经过4年多突飞猛进与野蛮生长,已取得全球公认的领先地位。

下一阶段,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让金融再次发生巨大变革。在G20杭州峰会上,确定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与原则,现在金融科技领域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区块链金融、智慧金融、物联网金融等出现,创新链不断延展和拉长,科技影响金融不仅在市场、产品、服务层面,也影响到监管和制度层面。

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课题

新兴技术最初的用户往往都是国家,之后逐步下移到公司、到家庭再到个人。计算机、数据、网络等技术有相似的变化轨迹,从国家到公司,从家庭再走向个人。技术普惠化带来金融的普惠化,技术的普惠为金融普惠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运行载体。

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逐渐普及到老百姓,都会影响个人风险评价和金融服务创新。如可穿戴手表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数据被保险公司所获得,保险产品就不再依靠概率精算,而是依据真实情况精准判断。物联网可以跟踪任何一个物品的运行状态,对其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现在区块链应用与金融机构尝试越来越多,人们对比特币越来越认可。人工智能高效进行数据处理、场景发现和风险控制。

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如信息泄露、隐私被窥、或被不法分子盗用出现精准诈骗,国家更应该加大数据、隐私保护的立法,以防数据泄露带来更多的麻烦。《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我国正在加强有关立法工作,打击侵犯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后如何加强制度设计、保障权利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课题。

人们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金融科技的发展还需监管科技的跟进。监管科技最早是帮助经营者实现合规的技术,但在中国则重点是帮助监管者来跟上市场的变革,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对金融市场的监测、预警、风险处置等工作。2016年我国成立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监测平台,监测报告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的变化、信息披露的质量、利率的高低,ICO进展等情况。北京市金融局研发推出的“冒烟”指数检测P2P平台的运营安全状况,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发的信息披露平台,都是可以视为我国监管科技的标志性成果,与境外监管科技的成果“监管沙盒”颇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传统金融机构依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金融科技的主体在中西方都在不断的变化,在早期是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代表主动谋变,采纳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优化自己的工作效率。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过程中,银行受到路径依赖制约,第三方支付机构、P2P网贷等新型金融科技企业一度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冲击。

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拥有两个核心资源,一是牌照,商业银行是国家信用背书的持牌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获得央行支付牌照后也得到快速发展,现在央行收紧了支付牌照的管理。P2P网贷和股权众筹一直都是没有获得牌照。二是银行基础账户,不论是什么机构、个人,基础账户都在银行,包括保险、证券等资金账户都在银行,面向特定公众,存款的权力只有银行才有。因为银行账户是国家金融监管的基础账户。在账户为王的时代,银行可能因此成为金融市场的不倒翁。在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过程中,加大了对银行账户和牌照资源的保护,银行也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推出手机银行、数字银行、智慧银行等新形式的服务和产品。

在2015年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商业银行也拥有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未来商业银行跳出过去的技术依赖,必须隔代布局,看到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带来的机会,有条件的银行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可以用内部培育和外部并购两种方式,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实现互联网转型。

金融科技在我国依然大有可为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其实还处于初期阶段,表面上我国金融科技话题很热闹,但实际上原始创新的技术很少,制约发展的瓶颈还很多,这是我们必须要冷静和清醒认识到的现实。目前我国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应用层面和市场规模,但中国市场不应成为外国技术跑马圈地的地方。我国必须加大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才能实现真正引领变革。当前正在开展金融科技革命是一场全球的竞争,无论是发展技术,还是加强监管,都应该立足于全球化来谋篇布局,考虑全球各国的联动性,否则我们采取一些过于严厉的措施,可能会把中国金融科技的人才、技术挤到海外,让别的国家坐收渔利。

金融科技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加强风险防范,促进金融改革,落实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参与国家战略,助力实现扶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和实现中国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对金融法规、金融监管产生影响。绝不能让金融科技变成非法集资乃至金融诈骗的道具。目前,我国在金融监管和金融法治上有些滞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补上短板。

我国的金融科技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挑战,面对全球竞争格局,要站到“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的高度,加强金融科技的规划、布局和有关政策法律的制定执行,保证金融科技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要与国家战略实现同步、协调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金融科技要以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共享金融等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民族复兴的助推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中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银行金融科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科技助我来看云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科技在线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科技在线
P2P金融解读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