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设计视角下《园冶》中的造园理念研究
2018-01-16孟东生曹龙凤李敏
孟东生 曹龙凤 李敏
摘要:《园冶》是一部通篇都在讲造园的专著,全书总结了诸多的造园技法和理论。从景观设计角度着重阐述《园冶》的造园思想内容,论证文中造园理念的体现,以及现代景观设计对造园理念的沿袭。
关键词:园冶;造园理念;景观设计
1造园理念“宜”的体现
1.1因地制宜 计成在《兴造论》文中说,凡是建筑房屋,必先考察基地而有所规划,按基地的大小以确定建筑面积,根据地形的条件布置建筑和庭院。《相地》文中说园林建基,地势自然有高有低,方向并无限制,造景需要因势随形。《立基》文中说厅堂基根据基地宽窄来决定;楼阁基可以建造在半山半水之中营造妙趣;门楼基与厅堂方向一致;书房基建于偏僻隐蔽处营造空间深奥莫测;亭榭基,花间筑榭,水边建亭创造情趣的景色;房廊基留出空间,依景境而造;假山基随景之所宜。《屋宇》文中说住宅必须按照一定的制度,造园更讲究要因地制宜。这些是因地制宜的重要体现。
1.2因时制宜 《园说》中指出图案的式样应时翻新。《屋宇》中指出以应时之景而富有变化为精。《装折》中指出造园根据时空变化,装饰要清赏。《墙垣》中指出要适时雅致。《借景》中指出借景要随四时所宜,根据不同节气因时制宜。这些都体现了根据景色变化、时代变迁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可以说是任何设计都注重的重要理念,无疑也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
1.3因借制宜 计成在《借景》中指出借景可以将园外景收入园中而远借,由此及彼地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而邻借,由下而上而仰借,由上而下而俯借。还可以借装折、栏杆、门窗不同的装饰形式和技法,营造不同的视觉环境;借铺地、掇山、选石不同的材质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相地》中指出夹巷借天,空间会有连绵不尽的意趣。通过不同巧妙的借景丰富景观空间,无论远近高低,都可以被融入空间中。
2造园理念“妙”的体现
《园冶》一方面强调注重因地、因时、因借制宜的自然妙趣,一方面侧重人工巧妙,采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自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理念。
2.1妙于变幻 《园冶》中“有真为假,做假为真”即有真的自然山水,就可以造假的咫尺山林,根据山石不同的气势造化其自然的神韵,不同的堆叠营造不同的而又具有独特韵味的山石意境,注重叠石假山造景原则。“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地面”注重水面倒影的造景手法。水中倒影,虚实相生,更加另有一番别致景象。《相地·郊野地》中“溪湾柳间栽桃”指溪湾柳树之中,间杂栽些桃树,柳绿桃红多画意。《相地·村庄地》中“花隐重门若掩”指花木掩映,庭院深深重门若闭。山水景致如果离开了植物也会缺少美感。植物造景颇具画意,运用乔灌木、花卉等不同植物,合理配置,发挥其不同功能与美感,形成多层次景观。山、水、植物等这些造景元素的布局手法,也正是“妙于变幻”,妙在虚实变化之中。这也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造景原理。
2.2妙于山水画意境 《屋宇》中提到园林造境仿壶中仙境,如若天然图画。根据地形地势建造园林,追求山水画意境。景观设计中也同样不仅仅是造景,更追求意境。如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把功能、艺术结合于一体,多采用灰瓦白墙的黑白色调,富有变化的分散布景,体现自然独特的观赏效果,形成一幅幅淡逸清新的水墨画。
3造园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沿袭
《园冶》中“宜”注重根据自然环境的构园合宜,“妙”注重人与自然相结合。《园冶》中流露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既注重天然之趣,又注重人工之巧妙。在景观设计中,也都在沿袭这种思想,国内外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设计。
3.1国外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他的设计理念是看、体验、描述,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注重对自然的描述。他的作品中会以不同季节、天气表现作品,缓坡草坪、小溪流水和水中倒影作为造景元素。如别府市厅广场设计中依据地方特色,应用沙滩、海浪等作为景观元素表现大海的生命感染力。设计中通过人工构造将细流、池水、跌水形象化,借用这些自然的景观要素營造空间。
3.2国内景观设计 国内景观设计师不断挖掘古典造园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造园手法、空间布局、造园要素等等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当今景观设计师不断地探索人工造景艺术与自然美的结合。如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设计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等,应时而用,考虑时代的变迁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富含时代背景故事的场地。
4结论
《园冶》全书所阐述的造园技法和原则都可以说是一种造园思想的总结。全篇从头到尾都提出了因地制宜、因借制宜、妙于变幻等造园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出了造园技法等元素,影响极其深远。造园与景观设计有诸多的相通之处,不仅对当时的古典园林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的景观设计也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收稿: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