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特早熟品系‘双金早桔’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8-01-16徐云龙陈亚茹胡林英罗松柏
徐云龙 陈亚茹 胡林英 罗松柏
摘要:介绍了特早熟柑桔新品种‘双金早桔的选育过程,并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观察评价,确定其遗传稳定性,总结该品种在江西省的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双金早桔;选育;综合性状;栽培技术
江西省山地面积广大,有100多万hm2可開发利用的宜果低丘缓坡地,柑桔种植面积达到33.34万hm2,目前市场上柑桔特早熟品种大部分为日南一号、宫本、山川、市文等温柑特早熟系,而且种植面积不大,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要。‘双金早桔是我站2003年在日南一号高接树上发现的一个优良芽变,其果形扁圆偏小,果皮光滑,着色更佳,口感品质好,味浓甜,糖高酸低,成熟期早7天左右,属于特早熟品种,丰产稳产性优,有较好的商品性,适栽范围大,无疑是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品种。
1‘双金早桔双金早桔的选育过程
‘双金早桔是在日南一号高接树上发现的芽变异温柑品种。农业部柑桔“948”项目实施期间,我站于2000年9月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日南一号品种枝条,高接在普通温州蜜柑上,高接后第3年(即2003年)开始挂果,挂果后发现有1株高接树上有变异枝条所结的果实明显不同于日南一号。于2003年10月,从变异枝上采取接穗,高接在10年生温州蜜柑上,即得到F1代,2005年开始挂果,接着对变异枝上的结果情况、枝叶生长情况、果实性状等连续观察了3年,结果表明其性状比较稳定。2007年9月,从F1代树体上采接穗,高接在中间砧为红肉脐橙的8年生高接树上,即得到F2代,随后观察其性状的稳定性。
2综合性状观察与评价
2.1生物学特性
通过观察‘双金早桔2003年第1次高接(F1)、2007年第2次高接(F2)和当地特早熟品种日南一号的生育期、叶片大小、树冠外形、坐果率、果实产量等生物学特性(见表1),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由表1可以看出,与日南一号相比,‘双金早桔F1、F2的开花时间较早,坐果率较高,叶片短而小,树冠冠幅较大。
2.2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
2012年对‘双金早桔F1、F2代、日南一号(本地特早熟温柑品种)、大分(本地口感较好的柑桔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主要包括采摘时间、果实外观(着色、果形指数、光滑度等)、内在品质风味(含酸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营养成分(Vc含量)(见表2),进行分析评价。由表2可知,与日南一号、大分相比,‘双金早桔F11、F2的果个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Vc含量稍高。说明‘双金早桔果形较小,口感较甜,营养价值较高。
2.3果实品质的稳定性
为验证变异枝条的遗传稳定性,从2004~2011年,连续测定‘双金早桔母代、日南一号、F1、F2的果实重量、果形指数、果皮光滑度、可溶性固形物、口感风味、采收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相互比较(如表3、4、5)。
从表3、4、5可以看出,与日南一号相比,‘双金早桔的单果重和果形较小,略扁,表皮光滑,口感较甜,且从2004~2011年连续8年历经3代高接(不同砧木品种),采收时间以及果实的外形和口感无明显改变。说明该芽变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有选育和引进的可行性和价值。
3配套栽培技术
由于我地柑桔栽培土壤为第四纪红壤土,肥力中等,pH值5.8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1.2%左右,但是柑桔栽培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6.5,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因此栽培技术重点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同时进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
3.1土壤改良,增施有肌肥
一是撒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2010年和2012年5月中旬,全园撒施石灰100kg/亩。每年柑桔采收后的9月测土壤pH值,测量显示土壤pH值为6~6.5间,达到柑桔生长最佳值状态。二是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2011年冬肥秋施时,行间撒施腐熟的菜枯饼2.5kg/株,撒施后用小型耕机翻耕;2013年5月中旬施壮果肥时,撒施腐熟的菜枯饼2.5kg,株+复合肥0.25kg,株,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有机肥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80%以上。
3.2无公害病虫防治
本项目从健身栽培着手,尽量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一定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柑桔全年有7个重要的防治时期:(1)11下旬~2月初:(休眠期,花芽形态分化)清园,主要防治对象:螨类、蚧类等;(2)2月下旬~3月初:(春梢萌芽——现蕾——花性细胞形成)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蚜虫、疮痂病;(3)4月:(初花盛开期——谢花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黑刺粉虱;(4)5月:(第1次、第2次生理落果期)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蚧类、粉虱、黑点病;(5)6月:(第2次生理性落果夏梢抽发)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潜叶蛾、蚜虫、天牛、黑点病等;(6)7~8月:(果实膨大期)主要防治对象:锈壁虱、粉虱、潜叶蛾、黑点病;(7)9~11月:(果实膨大后期——采收)主要防治对象:红蜘蛛、刺蛾类。
4结语
通过观察并分析双金早桔新品种的F1、F2与母株、日南一号、大分之间的差异,验证双金早桔选育和推广的可行性和价值,并从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方面来探讨其配套栽培技术。自2009年来双金柑桔试验站每年繁育双金早桔良种苗木1万株,向省内柑桔适栽区如新干、高安、吉安等地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40hm2以上,有效调整果业结构,缓解特早熟品种缺乏和果农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推动江西省柑桔产业快速发展。
(收稿: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