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香菇菌株的栽培对比试验
2018-01-16黄忠英
黄忠英
摘要:对引进的香菇“申香15”、“申香16”、“申香18”和“香菇215”4个菌株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菇“申香16”、“申香18”、“香菇215”菌龄大约120d,出菇朵型圆正,“香菇215”产量最高,平均袋產0.576kg,其次“申香18”,袋产0.454kg,“申香16”袋产0.401kg;“申香15”菌龄最长,大约180d,但产量较低,朵型较大,菇体圆正,菌盖鳞片多,容易形成花菇。从出菇表现情况看,“香菇215”较适合将乐县栽培。
关键词:香菇;菌株;对比;试验
2014年将乐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2亿袋,产值2.65万元,在食用菌产值中,香菇的比重较大,占全县食用菌总产值的31.18%,但将乐县香菇丰产的品种比较少,为丰富将乐县香菇品种,更好地促进香菇产业发展,2015年我们引进了香菇“申香15”、“申香16”、“申香18”、“香菇215”4个品种进行了栽培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将乐县大理石厂。
1.2供试香菇菌株
香菇“申香15”、“申香16”、“申香18”、“香菇215”,均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1.3试验培养基配方
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红糖1%、克霉灵0.235%、含水量58%。
1.4制袋要求
栽培菌袋采用15cm×58cm×0.005cm的聚乙烯,内套聚乙烯袋保水膜,每袋装干料0.9kg。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等按常规做法。
1.5试验方法
将供试的4个香菇菌株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袋,观察记录各香菇菌株菌丝生长状况、测定产量、质量等。
2结果与分析
2.1供试香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
从4个供试香菇菌株菌丝长速上看,4个菌株菌丝长势都正常,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其中香菇215最快,日均长速0.3cm,其次是申香16,日均长速0.28cm,申香18日均长速0.27cm,申香15菌丝生长最慢,日均长速0.24cm。具体见表1。
2.2供试香菇菌株菌筒转色情况
香菇申香16、申香18、香菇215菌丝培养至原基形成大约120d,申香16、申香18原基形成时大部分菌筒转色面积约达80%,而香菇215菌筒转色时间长,上架出菇时几乎不转色,即使有转色的菌筒也非常浅。申香15菌丝培养至原基形成大约180d,菌筒几乎完全转色,并且转色深。
2.3供试香菇菌株产量情况
从4个供试菌株产量情况看,香菇215产量最高,平均袋产0.58kg,其次是申香18,袋产0.45kg,申香16袋产0.4kg,申香15产量最低,袋产仅0.33kg。香菇215产量与申香15、申香16产量差异显著,与申香18产量差异不显著。申香15、申香16、申香18产量差异不显著。见表2。
2.4供试香菇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情况
香菇215、申香18和申香15的子实体单朵重比率大,且朵型圆整,菌盖肉厚,菌柄稍粗。申香16子实体朵型较小,菌盖较薄。4个供试香菇菌株单朵鲜菇重比为:香菇申香15>申香18>香菇215>申香16;菌盖直径比为:香菇215>申香18>申香16>申香15;菌盖厚度比为:香菇215>申香18>申香15>申香15;菌柄长度比为:申香16>申香18>申香15>香菇215;菌柄直径比为:申香15>申香16>香菇215>申香18(见表3)。
3小结
香菇215菌株菌丝长速快,且洁白、浓密、粗壮,菌龄约120d,上架出菇时转色程度浅,出菇容易,朵型大、肉厚、圆整、产量高,每袋达0.58kg,生物学效率为64.03%。从试验出菇表现性状看,较适应将乐县栽培。
香菇申香18、申香16菌龄约120d,袋产分别为0.45kg和0.4kg,生物学效率分别为50.48%和44.64%;申香15菌龄最长,约180d,且产量低,生物学效率仅36.34%,但朵型较大、菇形圆正,菌盖鳞片多,且容易形成花菇。如何提高栽培产量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收稿: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