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霜霉病与湿度调节措施的试验分析
2018-01-16曾凯周其云李卫平张清霞
曾凯 周其云 李卫平 张清霞
摘要:采用不同调湿措施,比较大棚湿度、叶片叶绿素含量、霜霉病感染率3个指标,以了解春季霜霉病防控有效措施。试验发现,晴天午间采取通风措施,棚内相对湿度可降低10%左右;选择地势高燥、并采用无滴膜搭建的大棚可有效降低相对湿度;根据天气晴雨择时控制浇水,配合放风松土措施,既可满足菜心生产水分要求,又可将湿度控制在相对适宜的状态,并且可保持菜心较低的霜霉病发病率、叶片维持正常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认为,采取晴天午间通风、有利于降湿的搭棚方案、根据天气选择浇水时机能切实起到防控菜心霜霉病的作用。
关键词:菜心;霜霉病;叶绿素含量;湿度
菜心,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中国广东、广西的特产蔬菜,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被广大消费者视为常用蔬菜,运销香港、澳门等地,成为出口的主要蔬菜。目前菜心在江西等地也有大棚种植,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菜心易发霜霉病,发病率可达30%~60%。常造成水渍状褪绿病斑及黄褐色多角形斑。病叶转枯变为暗褐色,不堪食用。危害叶片及种荚,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该病发生流行与温度和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特别是忽寒忽暖、多雨高湿、定植后浇水过多等条件下发病严重。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更易流行。目前菜心多采取大棚种植,大棚菜心控湿非常关键。
目前关于霜霉病与湿度的研究,涉及湿度监测、品质选育、材料与防病、经验及药物防治,对生产措施的降湿效果及霜霉病感染率的对比试验数据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观测,分析几种生产措施调湿对菜心霜霉病发生的影响,以确定降湿防病的有效措施及时机。
1材料与方法
于2014年3~5月,选择江西省南昌县幽兰镇青岚蔬菜基地开展调湿措施与菜心霜霉病发生率对比试验,试验区菜心种植面积14.4余hm2。试验品种为迟菜心29号。试验使用SPAD-502速测仪测定叶绿素含量,L047速测仪测定棚内湿度,以调查和目测棚内感染叶所占比例作为霜霉病感染率。
2结果与分析
2.1午间通风降湿
表1显示,晴天午间未通风与通风棚在闭棚后的湿度差异显著,未通风棚相对湿度高达96%,非常适合霜霉病传播条件。而午间通风排湿再闭棚的湿度降低近10%。通风棚在凡遇晴天中午升温期间,采取通风措施,至收获前株体叶片整体较大、健康,且叶片sPAD值明显高于午间无通风降湿对照棚,霜霉病感染率比对照降低20%。
2.2地势结合无滴膜应用
表2显示,采用普通膜的低洼菜地大棚,在相对湿度上较高,叶片SPAD值较低,收获前霜霉病感染率大45%。选择高地势,沟垄建设完善,沟口倾斜易于排水的菜地,采用无滴膜搭建大棚,使凝固水珠沿棚侧流到棚隙地下,渗往棚外。则棚内湿度保持适宜范围,收获前霜霉病感染率较低,叶片SPAD值保持较高,菜心株体保持正常。而低洼普通膜菜地,叶片出现黄褐色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的较多。
2.3天气与浇水排水
每次浇水选择晴天,并控制浇水量,以防棚内湿度过高。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松土,降低土壤湿度,可降低大棚空气湿度。菜心生长形态较好,叶绿素含量较高,感病率较低。按照这种浇水管理的种株,茎顶及花梗呈肥肿畸形率较低,见表3。未关注降雨天气预报,2次以上在雨前浇水,未采取降湿措施,大棚在阴湿环境时间较长的各项指标均较差。
3结论与讨论
在防治春季菜心霜霉病方面,核心策略是大棚湿度控制,在控制湿度时可采取通风措施,降湿搭棚,关注天气预报,选择适当浇水时机是关键。
晴天午间采取通风措施棚,相对湿度可降低10%左右;株体生长形态较好、且叶片SPAD值较高,霜霉病感染率比对照降低20%。低洼菜地大棚,在相对湿度上较高,叶片SPAD值较低,叶片黄褐色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狀物的较多。选择相对高地势,沟垄建设完善,采用无滴膜搭建的大棚可有效降低相对湿度,收获前霜霉病感染率较低,叶片SPAD值保持较高,群体株型保持较正常。关注降水天气预报,采取晴天控制浇水,浇水后放风松土,降低土壤湿度,可有效控制大棚空气湿度。菜心生长形态较好,叶绿素含量较高,感病率较低,茎顶及花梗呈肥肿畸形率较低。
(收稿: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