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8-01-16柳玲玲韩娜
柳玲玲 韩娜
【摘要】 为了适应未来信息化教学,我们以《牛顿第一定律》为课题进行了教学模式探索,相对传统课堂,我们将班级分组且每位同学手持平板电脑一台,教师利用forclass平台及时收集每位同学的课堂掌握情况,使每一位同学得到关注,注重个性化教学。由于课堂生成性资源较多且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我们进行了两位教师同上一节课的同课同构教学模式尝试,且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反馈分析。
【关键词】 forclass平台 同课同构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209-01
0
珠海市文园中学韩娜老师(A老师)的教学知识结构严密,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和课堂中的细节。积极参与备课活动,认真学习,追求进步完美。
珠海市文园中学柳玲玲老师(B老师)喜欢尝试不一样的课堂模式。在教学上,注重逻辑思维方式和联系实际,喜欢产生新的想法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
【教学蓝图】本节课有序展开,A老师韩娜注重新课引入和实验探究的注意事项提升,B老师柳玲玲注重课堂实践和课堂效果检测。班级分为六组,每个小组除了具有一组实验器材,每人手持平板电脑一台,教师利用forclass平台及时收集每位同学的课堂掌握情况,使每一位同学得到关注,注重个性化教学。
【授课课题】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新授课)
【同构教师】角色A:珠海市文园中学韩娜
角色B:珠海市文园中学柳玲玲
【授课时间】2017年3月2日
【授课学校班级】文园中学2015级初二10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小组实验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重点定位】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难点挖掘】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情特点】在已经学完第七章《力》的基础上,顺应学生认知特点,很自然地进行本章内容,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可能会不断有新的思想、问题产生。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等。
【板书规划】
主板书: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副板书: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科学实验+理论推理
【触觉延伸】
一、心路历程
同课同构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模式的探索,是适应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
备课过程中两位老师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对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课堂资源,传统课堂是一位老师讲授的课堂模式,由于老师个人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以及课堂的有效反馈,留下了很多遗憾;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班主任工作以及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合作探究是21世纪课堂的必然趋势,不仅学生需要合作探究,教师作为导引者,更需要合作探究,同课同构在师生、师师、生生之间架起了一个网络,全方位多角度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此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试题的设置可以更多且富有层次些,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选择地挑战试题,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分析總结
问卷调查维度就是根据问卷调查目的和研究假设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调查项目。本调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的问题,由图中数据可见,认为自己课堂知识掌握好的同学占60.71%,认为课堂知识掌握一般的同学占21.42%,认为自己知识掌握合格的同学占7.14%,认为自己知识掌握情况为其他的同学占10.71%。
2.课堂学习效率的调查
在本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本堂课学习效率如何”的问题
由图中数据可见,认为自己课堂学习效率好的同学为17人,占60.71%,认为课堂学习效率一般的同学为7人,占25%,认为课堂学习效率合格的同学为2人,占7.14%,认为课堂学习效率情况为其他的同学为2人,占7.14%。
3.自己课堂上的关注度
由图中数据可见,认为自己课堂关注度好的同学为19人,占67.86%,认为课堂关注度一般的同学为4人,占14.2%,认为课堂关注度合格的同学为3人,占10.7%,认为课堂关注度情况为其他的同学为2人,占7.14%。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喜欢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和关注度都高于传统课堂模式,同课同构模式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