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探究 拓展历史集体备课的宽度

2018-01-16贾相东

关键词:集体备课合作探究历史教学

贾相东

摘 要:要想做到课堂教学减负不减质、减时又增效,那就要教师认真备课,集体备课。本文从师——师合作、师——生合作、校——师合作、跨学科合作和跨校合作五方面探讨了如何合作探究,拓展历史集体备课的宽度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集体备课;合作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101-1

学校的集体备课主要是指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并确定突破其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能为个体的探究提供广阔的智慧源泉和创新空间。笔者结合目前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思考,认为要想获得集体备课的最优效果,必须要拓展历史集体备课的宽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师——师合作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才能走多远。如果说教师站在杠杆的一头,另外一头是教育质量,那么杠杆的支点就该是教师合作。”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合作,解决了教师个体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优化了教学设计,在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的同时也获取了较好的备课效果,也就是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是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扎实,教与学都获得了成功。

二、师——生合作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备课的目的就是要构建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要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要把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其次,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倡导学生的体验参与,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采纳,不要等到课堂教学后才得到反思认识;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时,也可以开展与学生的合作,学生讲学习的感受、问题、建议等及时反馈给老师,教师收集整理后提交到集体备课中去交流,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要求和学情,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定能事半功倍。

三、校——师合作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的最基层单位,因此,备课组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集体备课是备课组进行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学校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备课制度的建设。学校要认真履行集体备课制度的前提下,鼓励教师采取多种灵活的、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

2.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要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以我自己所在学校历史学科为例,全校三个年级共60各班级,每个年级20个班级,全校共有历史教师7人,平均每人要教8个班级,部分教师甚至几个班级或者跨头任教,这样的工作量是非常重的。除此以外,大多历史教师需要担任副班主任工作和年级组的相关配合性工作,除了完成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管理学生。因此,教师的工作负担减轻了,集体备课才有时间保障。

3.创设良好的教研文化。“良好的教研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动力,学校应以锻炼培育一支‘认真实干、团结向上、努力创新的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学习反思一多方研讨一实践体验的教学为主要方式,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互助的、团结的、专业的、创新的、积极的教研文化,让教师们对集体备课有一个正确、乐观的认识。”

学校为创设良好的教研文化,可以通过以下几各方面完成:首先,构建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如师徒结对等形式,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其次,搭建集体备课的平台,如教学沙龙等,给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探讨的机会。再次,构建自助式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学习和职称晋升,并且在评优评先和物质上都给予一定的考虑。

4.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在集体备课上,不同的激励机制不是具体规定教师如何做,而是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备课,潜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在集体备课中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团体的共同进步。激励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有良好的评价体系,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四、跨学科合作

开展跨学科合作,可以整合课程内容,贯通教育观念、方式方法。“通过不同学科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利用、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开阔了视野,实现了专业的增值。”

历史本身的学科特点和新课程的规定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谈到相关的历史知识你必须掌握更多的除历史以外的知识。倘若历史教师知识面有限,势必给教学带来极大的麻烦。可是每个教师都不可能是全才,这时就需要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五、跨校合作

本校教师和外校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达到校际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在更大的群体中交流、学习,优势互补,开拓视野,增加信息。

如果教材是一章乐谱的话,那么教师则是作品的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集体备课给了学科教师互相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集思广益,思维碰撞,“演奏”了课堂的精彩。集体备课不是课改实验催生的形式,它是课改实验物化的成果。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一定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课标要求,确保集体备课质量,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献]

[1]张扬群.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论坛),2008(16).

[2]李倩.提升教师合作的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合作探究历史教学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