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促进以趣生智
2018-01-16王海霞
【内容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必修环节,而中国田园山水画则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画目(美术——绘画——中国画(画种)——山水画(画科)——田园山水画(画目))。课程通过对中国田园山水画的欣赏、分析、交流、评价等形式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创作背景,了解田园山水的意境,在感受自然景物景观的美丽与壮观、秀丽与伟岸的同时,深刻领悟作者对大自然审美的独特与情感的寄托。而在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这种审美、这种怡情正是我们需要通过情感教学来慢慢渗透和传递的。本文以农村初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为实例,通过身边中国田园山水画名人张正忠先生的田园山水画借助此文抛砖引玉。
【关键词】山水画田园多元农村初中
美术课程在当下的农村初中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原因有多个,一方面是學校主观意识对美术课程的忽略,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资源的欠缺,还有是部分美术教师自身职业倦怠心理较为严重。而深究美术课程的价值,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其内在魅力和价值,重新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情怀,重铸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建构新的审美天地。笔者借助为此向大家介绍一下笔者在农村初中是如何开展田园山水画的课程教学,希望达成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走进田园山水,兴趣激发
对于农村初中的孩子的美术学习与深造几乎是空白的,他们整个学习环境中就缺少对美术艺术素养的熏陶和积累。我们在进行数据调查时发现,学生听说过中国山水画的占70%左右,但问其什么是中国田园山水画,那知道的几乎为零。为此,笔者在课堂中要经常穿插一些艺术欣赏的环节。比如,从初一新生开始,我就设置每节五分钟的艺术欣赏过程,这些课程中可以将中国田园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名人名画的资源分享给孩子们,用那种微视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田园山水画在古代有一个模糊而不全面的称谓,叫“小景画”。它萌芽于山水画成熟后的唐代,现存最早的田园山水画真迹是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王维的《辋川庄图》(摹本),虽不能算纯粹的田园山水画,但画中的江岸景物、庄园树木已富有田园气息。还可以介绍一些经典作品给学生欣赏,比如现存最早的顾恺之的《庐山图》、张志和的《渔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临流独坐图》等等,这些作品已经相对表现的比较成熟。而成熟的背后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与价值,此时学生如何结合诗歌一起品读的话,会深刻感受到我们一直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世美景。在这种感染下,孩子们开始慢慢了解田园山水画,田园山水画的美、画的意、画的情也为学生所知所晓,学生的兴趣就顺其自然的
被老师给激发,也由此迈出了田园山水画学习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我们充分结合农村初中孩子的认知基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乡村风光,为孩子在这张白纸上画上了第一笔墨,让兴趣点燃热情的翅膀。
二、欣赏山水画,兴趣递进
如果课堂中的微视频欣赏是初步接触的话,那么,走进田园山水画的欣赏就是入微入细的欣赏山水画的勾画技巧、描述艺术了。虽然农村学校的资源非常有效,但是中国田园山水画在民间还是很有历史渊源的,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一题材。还是可以在校园的某些功能室找到一些山水画,虽然不一定是名画或真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些作品中找到中国山水画最本真的特点。比如,在作品中我们都看到画家在画的过程中有勾、皴、染、点等山水画技法,也可以在作品中看出作者所倾向的作品特征,比如山水中的近山、远山、近树、远树,在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细微而深入的欣赏,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山水画在勾画过程中表现出的显著艺术特色。这种近距离的欣赏一幅山水画,让学生更深更清晰的感悟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此时的兴趣激发又不同于原先的艺术感悟,此时学生的表现的兴趣是由内而外的,是学生深入参与学习的源动力。也是我们需要真正借此激发和培养的。
三、学画田园山水,走进艺术
在欣赏的背后,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蠢蠢欲动的架势,为此,教学生画山水画就成为学生课堂中最想做的一件美事,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要做好长期的铺垫工作。比如,我们先可以结合学生在小学里已经学过的毛笔的运笔方法,介绍中国山水画在完成作品时候的运笔技巧和方法;再结合张正忠先生的《田园山水画法》,通过实例,为学生展示中国山水画在作画时的传统技巧和技法。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初步感受其中的笔锋背后的 苍劲、雄健,也感受到艺术作品与作者的勤奋和智慧。在感受好这些以后,我们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我们校园的花园里、小河边、树林里,带着学生们一起对近处的小石头、小灌木,远处的房屋、树林等等,一起作画。感受一下自己笔墨下的小田园山水画是什么样的,也感受一下美术艺术的价值与内涵。
四、布置田园山水画,学以致用
新教育在笔者所在的地区开展的轰轰烈烈,效果也是非常显著,而班级文化布置更是完美教室的一个突出表现。为此,我们可以和班主任对接,在其中一期的班级文化布置中,将语文中的诗词、歌句与我们美术课程中的山水画相结合,布置一期“中国风”的班级文化布置,并进行评比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到田园山水画与诗歌的选取、对比、筛选、布置、装订等工作中来,此时的工作表现的非常细致,而此时,学生需要经历三个深刻的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
1.多元选材
需要充分运用学生对田园山水画的选材能力,学生会通过网络、画册、书籍等形式进行多方面的查阅,这个查阅将会大大增大学生的视野。
2.精心挑选
他们会结合班级文化布置的选题进行精心的挑选,在选择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将自己置身于田园山水画的景物山水之间,并在活动中深入思维、深入思考。以动促进,以进促智,真正带动学生素养的提升。
3.合理布置
布置也是一门艺术,班级的氛围布置离不开艺术的审美,在不布置的过程中,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学生们都会为了班级荣誉而深入其中,也会因为荣誉而进行真正有效的交流、此时的动手、动脑、动眼等感官都调动起来了,效果更是远远超越我们的预设和想象。endprint
4.激励评比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我们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方式,比如,我们并没有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而是选择最佳艺术奖、最佳布局奖、最佳作品奖等等,每个最佳背后都会找到学生布置的亮点所在,真正带动学生演绎再一次的辉煌和精彩。
学生的學习得到有效的巩固和训练,为班级文化的布置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也因为自己的付出为班级荣誉而自豪。
五、亲近田园山水画,感悟艺术
在深入的感悟、体验、实践、训练中,学生已经积淀一定的兴趣和素养,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在这个中国田园山水画上的潜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笔者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让学生了解中国田园山水画,感受田园山水的魅力。2016年的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就在我们海门举行,而类似的大展活动在我们农村是很少的,时间和空间都很难满足,笔者就带领孩子们利用双休日一起参观中国田园山水画展,感受书画名家的智慧与魅力,观摩他们的现场作画,观察他们丰富的作品。在这个亲临其境的过程中,真正感悟艺术的美与智、情与妙。张正忠先生是我们海门中国田园山水画创始人,也是他提出了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定位,并编写成《中国田园山水画史》一书。利用这个资源,利用一切机会,带孩子走近我们身边的张老师,领略他的风采。我们参观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进一步了解中国田园山水画的发展史,而张正忠先生这56年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田园山水画史论学术奠定了扎实而有效的基础,也为后续培养中国田园山水作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时,我们带着孩子走近张老师,走近他的作品,这种走近是一种亲切、一种缘分、一种欣赏、一种崇拜。这些的一切,将会带领孩子迈向艺术的殿堂,而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上的成绩,更多的是艺术上的造就。
艺术无止境,艺术无休止,在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篇天地,给自己的一份荣誉,那就是用我们的专业情怀与专业智慧,为孩子塑造一篇新的艺术蓝天,让孩子飞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郭文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74-75.
[2]麻冬兰.浅析比较法在农村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8):140-141.
[3]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备注: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区域构建中国田园山水画课程的实践研究》(编号GH2016106)的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海霞又名王霞,女,1973年3月,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与研究,中学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汤家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