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8-01-16多依丽
多依丽
[摘 要]“雨课堂”是通过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其通过微信服务号,实现课上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数据分析等功能。“雨课堂”具有其优势与不足,其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它使教学回归本源,使师生实现双赢。“雨课堂”的应用推广还需高校和师生等的共同努力,并以之加快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153-03
一、“雨课堂”的概念
“雨课堂”于2016年春从清华的课堂里走出,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最初,“雨课堂”只在国内的8所高校的15个班级内进行公测,现有上千所高校的班级采用“雨课堂”模式授课,让数万教师进入了智慧教学时代。
“雨课堂”是清华在线教育办公室研发的一项用于教学的新技术,它是通过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简单来说,“雨课堂”就是给PPT装上一个增强插件,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建立了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的功能。[1] [2]通过“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实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并可以定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节奏的教学设计,还有实时答题、弹幕互动等功能。“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基本实现了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层面,帮助教师分析课程数据,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教学,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十分易用。[3]
“雨课堂”研发团队称接下来将从教学数据挖掘、场景多元化及第二课堂延展等方面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教与学更加明了。
二、“雨课堂”的优缺点
(一)“雨课堂”优点
基于学习科学的理论研究,在MOOC平台的基础上组建了教学创新研究中心,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和学习科学的实践研究,这也是“雨课堂”诞生的前身,其设计理念来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4]-[6]
1.课堂告别“低头族”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已完全渗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宿舍、自习室、食堂甚至课堂,随处可见“低头族”,学生上课不带课本必带充电宝,每隔几分钟就刷微博、微信、朋友圈似乎已成为大学生的常规动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已成为真实反映大学课堂上师生关系最无奈的一句话。“雨课堂”的出现,成功地将手机转变为学习的工具。
2.课堂设计
“雨课堂”就像一个工具箱,而工具的使用却并不复杂。教师只需要下载一个雨课堂的插件,而学生课前也只需要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的课件中插入学堂在线的MOOC视频(全部免费开放),讲义和腾讯、优酷、土豆视频,亦可以借用清华大学的MOOC视频资源和课件设计自己的课程风格。PPT傳进微信后,教师可以通过语音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和指导,让学生边看边听。将课前预习讲义发送后,教师还可以收到学生的预习情况,为了督促没有点开课件预习的学生,可通过设置预习截止时间的时间节点进行提醒,这一课前推送环节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还弥补了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问题,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达到了接近或相同的水平。
课堂上,教师授课内容的每一页PPT都会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课程回顾,为了方便学生把课堂中重要的或不懂得知识点进行整理,每页PPT下方还设计有“收藏”和“不懂”按钮,教师讲课中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从而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重点讲解。“雨课堂”在设计时考虑到师生互动环节的重要性,设置了弹幕这个十分有特色的功能,当教师把弹幕功能打开时,可以随时了解到学生的观点及想法,还会缓解学生容易犯困这种状况。教师也可以随堂进行测验,并设置考题的答题时间,当下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实时把控学生情况。
3.简单易用
教师只要会使用微信和PPT,就可以轻松掌握“雨课堂”的使用方法。同时“雨课堂”也没有给教师增加太多的工作量,因为PPT不需要重新做,只需要在雨课堂上重新生成就可以。同时,每次把旧的PPT打开,扫二维码登录雨课堂,就可以直接在里面添加想要增加的内容,例如随堂测验等。对于学生来说,其不存在技术上的任何障碍,与其控制其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如把手机变成他们学习的工具。这样就轻松愉快地解决了“三率”(到课率、抬头率、入脑率)问题。
4.积极反馈
“雨课堂”课内限时习题的存在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匿名的“不懂”按键和弹幕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被“雨课堂”自动完整采集,有助于教师量化了解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学习轨迹。
(二)“雨课堂”的不足
1.网络不稳定
课堂上在进行实时推送PPT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手机保持联网状态,但是有的院校或院校的某些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无法保持稳定,同时也存在一些学生的手机接收PPT速度比较慢的情况,或者有些图片的分辨率很低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授课进度的正常进行。
2.题型不够丰富
当前的“预习完成”统计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在题型方面,目前只能出选择题和投票题,主观题不能网上作答,建议增加多选题和填空题会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另外,可以制作若干动画展示的应用场景,这样教师上手更快,学生也觉得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教师开发出更新的应用场景。endprint
3.推广有待完善
目前“雨课堂”不支持MAC(苹果公司开发的系统),视频也只能插入优酷、腾讯和土豆的视频,而且每次要先把要用的视频传上去,然后再导入到PPT中,弹幕功能在教师手机控制端还无法看到。其在编辑上不够智能,有待于不断完善,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
三、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但这里所指的教学任务是教师不单单关注自己如何教,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要在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制订教学目标。
1.传统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学目标。[7] [8]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目标学法单一、目标单一、过程单一、问题单一、评价单一。
2.“雨课堂”模式的教学目标
“雨课堂”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研发的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既可以线上交流又可以线下互动,以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海量的互联网资源来支撑教学准备环节和反馈机制使教师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来培养学生对接收信息的能力问题和提高我国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雨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师由课堂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进行转化,教学模式亦由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向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堂积极讨论进行转变,与传统的教学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学习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同时“雨课堂”也更加注重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了“不懂”按键和弹幕功能。
(二)操作程序不同
操作程序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课程设计情况,如课前复习或课程导入等程序。
1.传统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组织教学。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应用。组织教学也是围绕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开。
(2)教学导入。旧课复习是教师导入新课常取用的方式。在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旧课,学生经过回忆思索,在头脑中再现旧课的知识点,教师即可讲授新课,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3)讲授新课。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以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
(4)总结归纳。在总结中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概括,促进学生的理解。不仅注重结论的概括,更要回味知识的学习过程。达到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理清知识脉络的效果。
(5)布置作业。这一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也需要复习和通过练习来提高应用能力。
2.“雨课堂”的操作程序
(1)建立课程和班级。师生打开微信,关注“雨课堂”。开课的教师创建好课程和班级后,进入班级页面,在学生管理处邀请学生,将生成邀请页面,在学生管理处邀请学生,并将生成邀请页面发给学生。学生可按以下步骤用手机进入课堂:雨课堂公众号菜单栏—更多—加入班级—输入邀请码,或教师与学生扫描二维码也可以进入课堂。
(2)制作上传预习材料。课前教师可以把授课内容发送到学生的微信端,也可附上语音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新课进行预习。同时,教师也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
(3)使用“雨课堂”授课。打开课上使用的PPT后,点击菜案栏中的雨课堂,选择开启雨课堂授课,选择课程—班级—开启授课,课上PPT同步到学生微信。教师和学生手机都会收到微信推送,点击推送的消息,就能进行课堂互动。
(4)制作试卷。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答题数据。
四、 “雨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回归本源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满堂灌”和“一言堂”等教师包办的教育模式遍地开花。有位学者曾说:“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问,3乘以5等于多少,这有点教学的味道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是教学了。”这段话的寓意很明显,学者认为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不是教学。学生是教学的重心和中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将教学的重心成功地转移到学生自身上来,这不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更是教学的本源回归。
如上所述,“雨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的“心理成本”——教师愿意接受,学生也非常喜欢,这个东西很“亲民”。当然具体来说,它能够使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进度或者需求,这其实就是解决了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学习者分析。同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学生推送不同层次的题目,这又便于“分层教学”的实现。这样在“雨课堂”的整个教学环节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广泛的发挥空间。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使他们分享的不仅是共享的课件,也是集体的智慧,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师生实现双赢
双赢是指相互联系的双方在同一活动中都获得利益,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效果。教育教学活动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科学认知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途径,更是学生与教师立足社会,为国家建设做贡献而积累竞争资本的重要手段。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双赢思想指导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尽心竭力地追求和实现全方位的双赢效果,那将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学生除了要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构建和更新知识框架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学生还要具备信息素养,即在五花八门的网络环境中,怎样使用有效的手段来交流、收集、分析和创新信息,并把这些有益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教师不能以纯粹的奉献者角色出现,而应是一名收获者。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学习,例如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特殊思考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想象能力、猜想能力、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等。学生是生动活泼的,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更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地积极思考、总结,改变教学理念,才能具有指导能力,适应教育的改革。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景
“雨课堂”的出现是教学的一场技术升级。上一个教学技术升级是PPT的出现,其把教师从烦琐的板书当中解脱出来,从那以后,课堂教学似乎就再没有引入什么新的技术了。而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信息技术包围了,定个外卖都能用移动支付,课堂教学却没有改变,宝贵的课堂教学数据也没有采集到,这是很不应该的。“雨课堂”的出现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除了正常的课堂之外,在讲座和某些课程做展示、某些社团开组会时,“雨课堂”的应用潜力同样也很巨大。
五、总结
“雨课堂”教学成功地将课堂上影响听课效果的因素——手机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雨课堂”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使师生互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能够全面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雨课堂”的全面推广应用,是智慧化建设的成果体现。这种以新潮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灵活高效学习的形式,为教育教学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成龙.雨课堂让教学更轻松[J].科教文化,2016(12):27-28.
[2] 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19):245-246.
[3] 孫晔.浅谈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的使用[J].教学研究,2016(11):197-198.
[4] 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7.
[5] 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园地,2017(03):14-17.
[6] 徐盛夏.教学方式与时俱进:“雨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5):191-192.
[7] 王学军,马晴.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再思考[J].大学教育,2013(1):98.
[8] 冯建国,高宗军,张正贤,时孟杰.慕课发展现状与高校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12):4-7.
[责任编辑:刘凤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