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问题行为及矫正措施

2018-01-16杨东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幼儿教师

杨东云

〔摘要〕新形势下,社会的高期望、家长的高要求、幼儿教师的高付出与低回报、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本来承受较大压力的幼儿教师承受更大压力,导致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下降,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本文分析了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内涵、表现、成因,探讨了幼儿教师问题行为对幼兒的影响和调整策略,从而找到有效矫正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措施,为幼儿更好地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幼儿教师;问题行为;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1-007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与家庭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问题,同时也对承担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更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工资微薄、本来就担负着母亲、妻子、儿女等多重角色的幼儿园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导致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下降,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幼稚、可塑性极大的幼儿,幼儿教师不但是幼儿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幼儿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者。正是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问题行为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及时了解并有效调适幼儿教师的问题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内涵

幼儿教师问题行为,是指幼儿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或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影响幼儿、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伤害的不正确的认识、情感及相应的行为。幼儿教师的问题行为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结合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行为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幼儿教师的问题行为分为四大类:一是评价标准不一,存在歧视、偏见问题;二是师德素养低,存在语言或行为暴力问题;三是个性不健全,存在情绪冲动问题;四是职业适应不良,存在育儿方法不当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幼儿教师和幼儿身心健康,甚至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可逆转的深远影响。

二、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

幼儿教师问题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那么,问题行为是怎样形成的?以下几点是形成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道德缺乏

关于教师道德方面的研究表明,一些有问题行为表现的教师,其道德层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幼儿教师队伍除了外显的流失外,还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隐性流失,即师德的流失。如在一些幼儿教师的为师之道中,存在教育意识淡化,对幼儿缺乏足够耐心的现象,有的幼儿教师凭一己好恶行事,面对不听话的幼儿恶语相加,秽语满口,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这些问题行为都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成长。

(二)教育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正确的幼儿观。有的教师总是把自己视为“知识的传播者”,把幼儿当作塑造的对象,看不到或忽视了幼儿还是一个极不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个体这一事实,往往不自觉中把幼儿当作大孩子一样看待和要求,因而极易产生“恨铁不成钢”一类的想法,进而失去耐心,产生对幼儿大声训斥、歧视,甚至羞辱、打骂等行为。二是淡漠的法制观。幼儿教育教学法规政策是对幼儿教师行为较重要的强制性规范,有的幼儿教师无视法规的严肃性、神圣性,非常随意地使自己的行为违背法规政策,而这一切就意味着违背国家的意志,就意味着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质相背离,就可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三)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近年来,时代的急剧变化和幼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使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调查显示,有近30%的幼儿教师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幼儿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幼儿又有极强的向师性,因此,如果幼儿教师面对社会变革的压力、教育工作的压力、幼儿问题的压力而不能搞好自我调节,极易产生心理偏差,从而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构成威胁,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综合素质低

由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一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也是把幼儿教育工作当跳板,随时准备离开。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低,许多幼儿园七成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许多幼儿教师缺乏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幼儿教育教学技巧,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能按教育规律从教,结果出现各种各样的幼儿教师问题行为。

三、幼儿教师问题行为的矫正措施

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幼儿教师的问题行为不仅代表幼儿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更容易对幼儿的心理造成难以挽回的创伤。因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教师矫正问题行为。

(一)提高幼儿教师师德修养

幼儿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是在上下齐心共同重视的前提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提高幼儿教师师德修养,首先要建立在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在幼儿教师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与幼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相结合,从内容、形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增强培训效果。其次,要建立健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与监督制度。幼儿园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记录幼儿教师接受表彰、奖惩及社会反映的情况,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实施各种奖励前的考核,都要把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作为重要内容重点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再次,设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信箱和监督电话,向幼儿家长和社会公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endprint

目前,一些幼儿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方面的理论素养及相关知识,缺乏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园及相关培训单位要加大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尤其是一些新的和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如行为科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幼儿心理特点、幼儿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及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幼儿教师能够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促使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

(三)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要

尽管近年来我国幼儿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提高,但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收入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过高的职业压力和过低的薪酬回报使得幼儿教师生存的需要、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一方面幼儿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在职幼儿教师心理失衡、责任感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制订和优化幼儿教师的激励机制,降低外在压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为此,幼儿园首先要制订科学公正的薪酬制度,更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教师的生存需要。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园自身的经济能力,在津贴分配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立起以工资为基础,突出能力和绩效工资结构的激励型薪酬模式,再根据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实际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更重要的是找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契合点,满足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加大对引进教师的物质激励,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另一方面,多進行精神激励,幼儿园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对待教师应以情感人,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工作上给予肯定、感情上给予温暖,并在细微之处多下功夫,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四)增强幼儿教师情绪调适能力

幼儿教师的情绪是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润滑剂,它不仅影响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为了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师要努力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带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出现消极情绪时,幼儿教师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排解消极情绪。如果觉察到自己正被抑郁情绪笼罩,首先要主动宣泄抑郁情绪。人心就像一个盛满水的杯子,当里面盛满消极、抑郁的情绪时,就没办法再盛积极情绪,也不可能理智地分析问题。所以要想理智地分析面临的问题,首先要把杯子里的抑郁情绪倒出来,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把心变成一个空杯子,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其次,要调整认知,认清自我。面对问题理智地判断一下,目前的问题自己能否控制,把事情分开,归为两类,并列出清单。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要和自己约定,不管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不要过多地考虑,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再次,要学会放松。有消极情绪时选择呼吸调节法、冥想放松法、肌肉松弛法等方法调节情绪,减缓压力,还自己一个阳光心态;完成一件任务后要适当放松,去喝杯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为自己制订一个小小的奖励措施。别小看这种自我奖励,它是一种自我认可,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

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的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幼儿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更多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应注意防微杜渐,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和教学行为,关心幼儿教师身心状态,满足幼儿教师合理的需求,让幼儿教师体会与领略到幼儿教育的美丽与幸福。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教师进修学校,泰安,271600)

编辑/王 桢 终校/丁 尧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高中体育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剖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失落的一角
“规则”先行,追求高效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