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

2018-01-16蒋云华

关键词:感知美术课堂表现

蒋云华

摘 要: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要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这要求我们从观察、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美术课程特有的性质,使体验式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强调了身体性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默契程度,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美术课堂;体验;感知;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57-1

美术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学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感的课程,美育培养一个人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感知离不开体验。如果用丰子恺先生的理论来说: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天生敏感,有丰富真挚的感情。所有妈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小朋友上一秒哭天抢地,下一秒因为另外一件事他又笑出声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的艺术特质。我们的美术新课标正遵循孩子的这种心理特质,要求教师要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注重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引导学生從观察、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制作、绘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默契程度,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体验教学让美术课堂更具趣味性

体验式叫教学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让当事人亲身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当事人得到收获。而学习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和共同体。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

在教学三年级《画感觉》一课时,我就突出了“多种体验”的学习特点。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我邀请两位同学分别品尝了棉花糖和柠檬这两种味觉对比强烈的食物,座位上的同学要根据试吃同学的表情来猜出他们分别吃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品尝的学生有了新鲜的味觉体验,底下的同学,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再结合同学的表情,用视觉感受味觉,这样的过程,让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既有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开展体验式教学,就要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将生活融入课堂,学生们也从体验中得到了学习的快乐,从体验中得到了学习的滋味,从体验中得到了学习的价值,也进一步引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二、体验教学让学生作品更具表现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在体验中认知,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美术作品的表达能力是指当学生发现他从概念中吸纳来的东西加上他自心的体验,能够用手中的笔表达出来,我觉得这样的能力对于一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海洋怪兽》一课时,教师首先给了学生一场视觉盛宴,从远古的到现代海洋生物,大量的欣赏体验过程让学生大开眼界。美术课中的欣赏其实也分为三个阶段:审美直觉(客体作用主体)——审美体验(主体反作用于客体)——审美升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浑然一体)。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欣赏,学生能感悟:这些海洋生物在造型上是有“夸张”、“变形”这些元素的,学生在思维上有了宽度。而本课的重难点是:在认识这些海洋生物后,学生要自己动手创造个性鲜明的海洋怪兽,这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力去创新。因此教师就此环节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各种造型夸张的怪兽肢体被拆分了,请学生上来重新组装,在学生动手拼接的过程时,融入自己真实的体验感知,积极的审美理解,最终完成理想的审美想象。

三、体验教学让美术课堂更具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以愉悦的情绪、主动积极的态度,用自主体验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的《感觉肌理》一课,“肌理”一词对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理解起来有点费劲。因此,在课前,先给同学们布置了“肌理”一词的名词解释,同时学生在理解了课题定义的基础上,带来了枯树叶、毛线、瓦楞纸等实物,同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非常愉快地告诉我:我们人的皮肤就有有趣的肌理,手背上皮肤肌理纵横交错,手心里的掌纹像树枝,手指头上的指纹又像大树的年轮,我们每天穿的衣服鞋袜也有很多有趣的肌理,毛衣的肌理因为编织技法的不同,肌理各不相同,鞋底的肌理就更有用处了,有了它就能降低我们走路时滑倒的可能性……课前的自主体验学习,让学生寻找到生活中的美术学生享受到参与、探究、体验的快乐,美术涵养在体验中得到浸润,课堂更具实效性。

美术课中的体验式教学涵盖了欣赏、想象、实践、探索等教学结构,它们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全方位、多角度,且相互交融渗透融于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美术”,在联系生活中用“艺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地和谐发展,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知美术课堂表现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