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新教材呼唤新的预习方式

2018-01-16孙春华

关键词:新教材化学教学

孙春华

摘 要: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目前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多种不同的情况,其中有一种是有预习的完整学习,还有一种是无预习的缺陷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有预习的完整学习。笔者现从人教版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出发,谈谈如何采用新的预习方式。

关键词:化学教学;新教材;预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51-1

笔者发现,现行人教版化学新教材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2)增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3)内容的选择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增强实验,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5)实行弹性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面对新教材的问世,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教育观念,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活动时间和空间,在引导学生预习方面多做一些思考。

一、新的预习方式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摸索了一套以问题、课题导航,学生个人和小组结合的模式单元指导预习,分节复习,以课题汇报的形式单元复习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一般我会提前1~2周的时间把我设计的问题、课题以学案的方式交给学生去预习。如在刚开始的单元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或课题:

1.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同父母谈谈近几十年来的变化,感受一下化学所创造出来的美好世界:(1)回家点燃蜡烛并观察其现象,思考蜡烛在燃烧时为什么会越来越短?(2)观察并利用生活中的器具实际操作一下如何取用和转移固、液态物品。(3)你能设计出多少种能证明在我们的周围确实存在空气的方法吗?(4)你对空气的成分了解多少呢?你有没有意识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空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你对他的用途有多少了解呢?(5)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某地区一周的空气质量日报,并用短文的方式记录身边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6)搜集几种饮料包装盒上的配料表,说明他们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带着问题预习。由于九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所以具体实施的时候,在前两单元的预习中,我会在给出问题之后,首先在课堂上师生简单讨论一下,再让他们回去预习。到了第三单元的预习,我又设计了一些问题,此时不再在课堂上讨论、指导,仅仅是学生根据需要采取向老师求助、同学互助(相互讨论)、或者同学自助(即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如:(1)你能否列举生活或自然界中的一些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你能否用一些生动的事例或制作一些模型来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原子是如何变化的?(3)你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态吗?存在方式吗?存在价值吗?生活中的水又是如何净化的?(4)至少搜集一个事例或一组数据来说明爱护水资源是一件刻不容缓的重任。(5)你能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事例或小品来表达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6)你能从元素周期表中发现哪些规律?(7)你能否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论证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哪些值的我们探究的问题,如论证蜡烛在燃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8)利用家中或身边的器材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并且论证其性质。(9)观察日常生活,你觉得什么是燃烧,又如何灭火呢?(10)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的燃料及使用该种燃料的原因;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如何节省燃料的?(11)收集各种各样的金属,了解它们的组成、性能,价格及其优缺点;(12)观察各种金属在空气中的锈蚀的程度,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3.指导家庭小实验。①向两杯一定量的水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等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观察是否能够完全溶解?②继续向①中加入足量的、等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观察是否能够完全溶解,溶解的是否一样多?③把②中的溶液倒出一半于另两只杯中,向原蔗糖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的食盐,向原食盐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的蔗糖,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④把③中留有晶体的两杯饱和溶液中继续加水,观察是否能够完全溶解?⑤把足量的、等量的蔗糖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充分搅拌,观察哪一个溶解的更多,哪一个更甜?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经过一系列培养之后,到了第六单元就能自己带着问题去预习,并且学会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如:实验、查阅资料、走访、上网等)解决问题。在往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还能就问题的得失、实验的成败进行探讨。

二、成效与反思

在具体教学时,我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分别做了对比实验,即同一教学内容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布置了预习任务,结果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1)新的预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都必须参与。新的预习方式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获取新知,由于原有的水平不一样、现在的学习状态不一样,所以结果也就不一样,避免了千篇一律。(2)新的預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以前学生刚学习化学时,由于固有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加和知识难点对学生的分化,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而新的预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开放、积极、多元、互动。(3)新的预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其智商、情商,使其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所需资料,这就使他们不断地接触社会、与人交往,从生活中发现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教材化学教学
简论新教材下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