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是靠不住的

2018-01-16刘诚龙

检察风云 2017年24期
关键词:清官眼力贪官

刘诚龙

朱珪是清朝一位大清官,“公清介持躬,俸外银毫不沾取”。非一时清介,实一生清介;非风声紧时清介,纵风气大坏也清介;不只在用人上清介,在工程项目上也清介。其盖棺,皇帝嘉庆亲来祭奠,御笔论定:“半生唯独俗,一世不爱钱。”

有谓,清官门前皆清僚,贪官府里全墨吏,这话不太确切,贪官府上,清介之士固不上府;清官门前,贪官却多来逡巡走马。

“有贪吏者”,史不传名,为叙事方便,且名之为李。李初入官场,官职不高,当演员却是块好料。他家财万贯,富贵逼人,每次上班,却是寒衣敝屣。这让朱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凭空多了一份好感。李某有事没事,来朱公家里扯谈。这厮有备而来,其备课者,一是安贫哲学,一是穷人经济,什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让朱公引为同道,“公深信之”,视为清官之优质坯子,廉吏之种子选手。朱公是宰相,有用人权,朱公对李某印象好,二话没说,起用此人,外放藩镇,连升三级。

李某升官后,多年不曾再来朱公家,朱公也不太记起其人。没存心此人以私来私报,记他干吗?没想到,几年没见,不是李某负义,更非李某不再跑官,而是早被捉了,流放宁古塔。朱公再次听闻其大名,是浩荡皇恩,特赦了他,“以罪遣戍赦归”。

听闻这个消息,朱珪直呼“不可能”。谁都可能当贪官,李某不可能:“若某人者,可谓忠于朝,友于家,为今之颜闵,安可辱以贪名乎?”朱珪不但是为他说话,且为之奔走,“力为昭雪,欲复其官”。后来调来山积案卷,才晓得李某贪腐,案板钉钉,字字如钉,非冤案,是铁案。朱公再感叹,李某穿的是褴褛衣,说的是安贫语,怎么会是贪官呢?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无长期观察与考察,要认定一人人品,多半走眼。著有《冰鉴》之曾国藩,印象看人,印象用人,也被人害了英名:“曾文正在军中,礼贤下士,大得时望。一日,有客来谒,公立见之,其人衣冠古朴,而理论甚警。”谈风甚健,理论水平高,时务也有策,曾公便与之论当世英雄,其曰:“胡润之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曾国藩听了,第一印象是,此人有大才,有大德,德才兼备,难得人才。“公大悦,留之营中,款为上宾,旋授以巨金,托其代购军火。”此人是人才德才么?是歪才骗才,“其人得金后,去同黄鹤”。气得曾大帅跺脚:“令人不忍欺。令人不忍欺。”

我不否认二位用人之真诚。朝政用人,选德与能,朱公与曾公,有这个自覺性,只是两公太相信自己眼睛,看一眼,便知此人之才,听一语,便知此人之德,识人哪能这般容易?对某人第一第二乃至第三印象,非其真形象,多半是你想象,以干部之想象来用想象中的干部,想象力不是惊人,而是太吓人。

也不怪朱公与曾公眼力差,要怪的是,朝政用人,是不能凭用人者眼力的。用眼力用人,指定走眼。官场既有两面派,也有变色龙,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故而,当在实践中多考察干部,不可单凭印象来用人。

图:付业兴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官眼力贪官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清官廉吏(一)
——狄仁杰
眼力大搜索
考眼力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
特赦,对贪官说不!
清官
最美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