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坭兴陶的文学性

2018-01-16张胜金黄叔界

消费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坭兴陶艺术价值文学性

张胜金 黄叔界

摘要:经典的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激发人们的强烈共鸣,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所以,文学作品便成为陶艺学家创作灵感的一片广袤的取材地。注入文学性的坭兴陶作品往往也能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往往是坭兴陶创作中的好题材,它能促使创作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坭兴陶 文学性 艺术价值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的坭兴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百年工艺。坭兴陶最初以纯写实的造型展现先民实际生活。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民的审美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不断提高,生活在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氛围中不断改善,坭兴陶的艺术价值便渐渐显露出来。文学艺术在坭兴陶作品中表现活跃、应用广泛、形式多样,让人目不暇接。笔者将从坭兴陶刻画、刻字、创作,三个方面来叙述寓予坭兴陶中的文学性。

一、坭兴陶刻画中的文学性

各种各样的绘画常常被雕刻在坭兴陶作品上,如杯上的细竹,瓶上的牡丹,壶上的秋兰,碗里的青莲等,坭兴陶作品中的绘画内容,已成为其艺术价值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坭兴陶中的文学性以绘画内容为基础而表现出来,紧密配合绘画因素而存在的。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典故、神话题材等溶于画中,雕刻于坭器上,是影响坭兴陶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坭兴陶上绘女性把锄的形象,是取自曹雪芹《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内容情节。画面描摹了黛玉手把花锄,步履轻盈,不忍踏花,欲行又停的葬花场景。坭器上的女性纤细娇弱,娟秀清丽,雕刻细致工整,逸笔写出,细笔勾皴,显得整个坭器空灵细秀,温润清丽,给人柳絮扑面,满地残红,雨润露滋,风浴光沐,黯然销魂,愁心百态的感觉。

此类寓事于画,给坭兴陶带来更丰富的艺术内涵的作品还有:取材《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故事而创作的三人立誓画面,塑造出使人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坭器;取材《西厢记》中“十里长亭”的故事而创作的送别情景,塑造出的坭器给人带来离人哀怨的愁思之情;取材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而创作的人头蛇身的人物造型。塑造出大气华美的坭器。

二、坭兴陶刻字中的文学性

坭兴陶上的刻字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作者塑造的寓意。如果把坭兴陶的画面、造型、做工等比喻成文章的正文,那么坭兴陶上的刻字就是文章的题记。如刻“上善若水”四字于坭兴陶,字态外方内圆,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刻字时,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结字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展现了对老子顺其自然的深刻感悟及如水之德。

诗歌国粹在坭兴陶艺术家们的手中形象再现。又如在坭兴陶上刻曹操的四言绝句《观沧海》,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刻刀,在坭兴陶上勾勒出给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豪迈。再如坭兴陶作品上所刻的《沁园春长沙》,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獨立,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玉,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自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骨健,艳美洒脱,结字小疏,字间多不连,但气脉通畅,墨润有余,瘠肥合宜,无奇大奇小之字,无奇轻奇重之笔,无倚斜取势之墨,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慢步缓行于湘江之岸,却胸怀大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字字润美,飞逸奇雄,骖鸾跨鹤,飘飘欲飞。刻字兼用方笔,藏锋为主,兼施露锋,结体用笔潇洒古淡,极尽江左风流,囊括北碑筋骨,精能疏淡,典雅悠然,处处含蓄,耐人寻味。布局疏密有致,有行无列,行间紧密,几与字间空白相当,结体用笔内柔外刚,“标拔志气,辅藻情灵”。

三、坭兴陶创作中的文学性

《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坭兴陶创作也是如此,即使著泥的工艺再高超,创作出的坭兴陶没有内涵,则不过是依旧停留在原始阶段的坭器,只有实用性,却没有艺术价值。坭兴陶虽然是造型艺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至现在,坭兴陶并不只是为了象形而描绘,而是为了表达陶艺家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抽象的,如何才能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给坭兴陶注入灵魂呢?这便与陶艺家的文化修养有关。这些灵魂注入者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又该怎样去了解、吸收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则离不开对文学修养的培养。陶艺家本身具备定的文学素质,在坭兴陶创作时便会联想其头脑中存在的文学知识,给创作的坭兴陶作品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很好地把陶艺家的思想情感融入坭器之中,感情化的形象语言在坭兴陶中体现出来,坭兴陶作品便成了形象的文学,被注入“灵魂”。

在景德镇民间,有这样首民歌:“正月里机房教子(孟母三迁),二月里张生启程(西厢记),三月里山伯访友(梁祝姻缘),四月里四九问路,五月里英雄聚会(水泊梁山),六月里夜访白袍,七月里徐庶荐葛(三国演义),八月里正德戏凤(游龙戏凤),九月里夜打登州,十月里金桥算命,冬月里海螺丝打瓜精,腊月里四郎探母。”这首民歌巧妙地将陶瓷行业一年之中淡、旺季的情况与文学作品元素交融起来,反映出了陶瓷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紧密联系。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陶艺家们从浩瀚的文学艺术中吸收养分,获得灵光。千百年来,文学为坭兴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文学性点点地渗入坭兴陶的艺术价值之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坭兴陶艺术价值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中职民族陶艺特色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双赢办学的探索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在新常态下培养中职学校坭兴陶专业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