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双重背景下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探究
2018-01-16杨红瑞刘百恒张天辰
杨红瑞,刘百恒,张天辰
1. 河北金融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2.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一、引言
继2014年党中央提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三地世界级城市群构建、区域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京津冀协同全面推进与雄安新区规划发展,成果效应逐渐凸显。2016年北京成功“瘦身提质”,天津实现“强身聚核”,河北明显“健身增效”,经济增长分别达到6.7%、9.0%、和6.8%,均高于国家6.1%的平均水平。河北雄安也积极承接北京疏解的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人力资源流动明显加速。
人才作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质量和人力资源流动性直接影响着京津冀发展高度和雄安新区建设程度。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为薄弱地带,无论高校办学层次还是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薪酬待遇均远落后与京津地区,很多优秀毕业生以两地作为首要就业选择,人才流失极其严重,雄安新区的成立能否改变过去河北人才流失现象、能否推进三地一区人才流动和改善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形势值得关注和研究。所以在此双重背景下,关注河北高校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问题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胡序威(1984)首先提出了对京津唐地区进行因地制宜开发与若干设想;胡焕庸(1985)、徐国弟(1995)认为京津冀三地发展相关问题应从区域发展一体化视角下进行;吴良镛(2002、2006、2013)分三次出版《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从京津冀战略定位、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樊杰(2008)、李国平(2013、2014)又从京津冀综合规划和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上述成果为当代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14年党中央提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诸多专家学者从顶层制度设计、城市群建设和实现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大量实用研究。赵弘(2014)从京津冀顶层设计方面,提出建立“京津冀协调发展委员会”等四个卓有成效的建议;连玉明(2014)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从战略定位、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探索和尝试;程恩富、王新建(2015)等也分别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城市群建设和基础设施与环境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荣利颖(2016)认为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架构雏形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张亚、王世龙(2015)认为建立战略联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内在要求;杨红瑞、李嫣资(2015,2016)等从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
2017年4月1日,国家宣布建立雄安新区,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就业政策,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政策保障。但是目前对于雄安新区成立背景下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文献研究较少。
三、京津冀区域联动与就业关联分析
区域间的人力资源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区域联动发展至关重要。
(一)京津冀产业发展均衡性与就业偏差性分析
从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来看,近几年京津第一产业贡献率较低,均在0.4%以下,2015年北京甚至为负值,河北保持在4%左右,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还有一定依赖;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来看京津冀所占就业比重均逐年下降,但河北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30%以上。京津冀第二产业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则相反,充分说明京津冀产业发展趋于协同。
从实际所占份额来看,北京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到2015年第三产业贡献率已经高达90.2%;天津仍就以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在50%以上;河北省从2014年开始第三产业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到2015年接近60%,这与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河北省去产能、调结构有紧密关系,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要求所致。
从就业结构来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京津冀三地的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员都成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北京以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最多,津冀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从京津冀就业偏差性来看,京津冀第一产业偏离度均小于0,表明三地人才供给过多,过剩劳动力亟须转移;京冀第二、第三产业偏离度均大于0,天津第三产业小于0。从实际数据来看,北京第三产业大于0,天津小于0,但均接近0表明京津第三产业人员趋于饱和,第二产业虽都有缺口但并不明显;河北第二、第三产业偏离度均大于0,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存在较大劳动力缺口,且第二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通过以上京津冀产业发展均衡性与就业偏差性分析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明显,但因各地市经济发展阶段和重点产业布局不同,就业分布也不尽相同。京津地区就业以服务业、工业部门为主,河北人力资源均匀分布相对均衡,农、工、服基本持平,三地劳动力存在优势互补和流动空间。
表1 2010年—2015年京津冀产业发展均衡性与就业偏差性
(二)京津冀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唯一原始基地,人才培养层次对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状态至关重要。从京津冀地区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数量来看,三地高校数量分别为175所、55所、118所,研究生培养机构分别为138所、25所、25所,其中本科院校京津冀地区分别为90所、30所、58所,985、211院校分别为24所、3所、1所(河北工业大学虽属河北管理,但地处天津)。
表2 2015年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情况
从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上来看,河北比北京少但比天津多。从高校办学层次来看河北处于末端,京津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明显。从毕业生数量来看,北京本科毕业生为115 320人、研究生为65 519人、博士为14 180人,天津为75 586人、14 524人和1 729人,河北本科毕业生为158 486人,硕士、博士仅为11 948人和389人。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京津高校人才培养层次较高,尤其是博士培养方面,北京博士毕业生数量是河北的36倍之多,天津是河北的4倍之多。但河北本科生数量明显优于京津地区,三地之间存在人才优势互补和分层就业空间。
四、双重背景下河北大学生就业新问题分析
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提升河北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影响也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新问题。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大学生就业新问题
1. 京津冀产业融合对高校提出更高要求,就业压力加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向深入,产业融合发展与明晰角色定位已成为三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要求高校大学生培养既要注重专业化知识,更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既要培养学生适应多变的社会节奏,更要兼顾长远的未来发展。河北省本科院校基本都涵盖经、管、法等学科,很多高校未根据传统优势学科和长远发展来培养学生,导致学生培养偏离社会需求和长远发展空间不足,就业压力增加。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协同发展下,河北省淘汰落后产业和高耗能行业也会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
另一方面,据河北省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透露,雄安新区将积极稳妥承接北京疏解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部分院校将整体迁至新区。据京津冀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每年约有80%的大学生选择地域相关城市就业,这样迁至雄安新区的高校大学生会进一步压缩河北大学生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压力。
2. 京津冀福利待遇差距明显,两难现象并存
从京津冀三地平均工资来看,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为119 928元,天津为86 305元,河北仅为55 334元,北京是河北的2倍多,天津是河北的1.5倍,河北省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倒数前十。仅工资这一项和京津差距已经很大,如果再加上社会福利、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等方面,差距将更加明显。这样紧邻京津的河北,因交通便利和人才流动等因素,会使得河北高素质人才需求企事业单位更加难招工,低学历、低素质人才更加难就业。
从河北省内部工资水平来看,各行业薪酬福利待遇差距也非常大,也出现招工难和难找工作并存的现象。2016年河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5 334元,其中排名前三甲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信息服务和传输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和金融业,工资水平分别为109 196元,77 162元和75 708元,工资水平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7倍、1.37倍和1.36倍。平均工资倒数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水平分别为21 876元、34 357元、35 634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9.5%、62.1%和64.4%。巨大收入差距造成两难现象并存,随着雄安新区规划推进,这一现象有望改善,但短期之内不易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长期发展的老问题又有协同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二)关于雄安新区的就业调查
为测度雄安新区成立对河北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我们对不同院校、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
我们对保定市河北金融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等5所院校、涉及7个大类,27个专业,1 000名学生,共发放1 000份问卷,收回996份,有效试卷986份。其中调查问卷涉及河北省生源学生占594人,京津地区生源116人,其他外省生源286人;毕业生370人,非毕业生616人;各专业大类人数为:经济303人、管理216人、理153人、工141人、法96人、农46人、文学31人。
调查问卷显示,从专业上来看经济类、管理类、计算机类对于就业前景看好,表示将来会以雄安新区就业作为重要选择,尤其是金融学、会计、保险专业有72.3%的学生看好未来发展;工学、农学等理科学科学生则相反,只有10.2%的人表示考虑在雄安新区就业,但对前景期望表示一般。
从地域生源来看,河北79.5%的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期待,尤其是保定、石家庄等生源地学生,80.1%的受调查对象将雄安新区作为就业首要选择。京津地区生源大多数仍以京津选择为主,只有不到11.6%的学生会选择雄安新区。其他地区生源学生,仅有13.8%认为会考虑雄安新区。
从年级分层来看,对于雄安新区发展前景预期,2018届毕业生明显低于2019届、2020届毕业生预期,并且2019届、2020届工、农、理等理科毕业生就业选择比例占到14.5%,外地生源比例也有所提高,达到16.4%。
通过以上分析,雄安新区成立与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河北省人才流失现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支持作用,尤其是河北籍大学生对雄安新区充满期待,长远来看外省市学生对雄安新区就业也表示一定兴趣。
五、双重背景下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宏观层面,京津冀教育部门应加强区域协同与合作
京津冀三地应该结合实际经济发展与高校师资情况,探索教育融合新思路,做好高校学生分层分类培养,兼顾地区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学生有业可就,努力建设成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相符、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与交流常规化的高等学府。河北要以承接北京高校为契机,积极提升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加强科技研发、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河北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继续坚持发展各高校优势学科,积极引导优势学科带动相关专业发展,拓宽知识面,切实加强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京津冀地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积极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努力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充分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二)微观层面,高校人才培养应坚持以社会需要为纲
1. 明晰高校定位与服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要避免千篇一律,强化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加强专业化教育,扩延通识教育;更新、发展教育观念,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针对市场需求多样性,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服务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2. 注重学生专业与通识教育,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培养导向
坚持以专业与全面发展相并重的发展理念,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职业多变要求;坚持以学生课堂教育、实习实践和职业生涯为抓手,形成集教育、指导、服务和管理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坚持以提升学生就业观教育为突破,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的意识,为区域内的人才聚集打下根本性基础。
[1] 胡焕庸. 中国八大区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圈规划[J].地理研究, 1985(4): 1-9.
[2] 程恩富, 王新建. 京津冀协同发展: 演进 、现状与对策[J]. 管理学刊, 2015(2): 1-9.
[3] 吴良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 吴良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 吴良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6] 徐国弟. 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探讨——关于京津冀九城市群体发展的战略定位构想[J]. 北京规划建设, 1995(1): 8-12.
[7] 樊杰.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8] 李国平. 京津冀区域发展报2012[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9]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4): 8-10.
[10]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J]. 中国流通经济,2014(12): 20-24.
[11] 常纪文. 雄安新区的科学定位与绿色发展路径[J/OL].[2017-04-1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55.d.20170412.1455.002.html.
[12] 荣利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121-126.
[13] 赵建平. 河北高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专业建设要有大局观[N]. 中国教育报, 2015-06-11.
[14] 连玉明. 试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4): 107-112.
[15] 张亚, 王世龙. 京津冀高校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和路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12): 3-7.
[16] 杨红瑞, 李继娜, 田苗. 新常态下河北省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高校就业的启示[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5(5): 136-140.
[17] 杨红瑞, 李嫣资.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