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8-01-16王军
王军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外科学动物实验课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的课程,它不仅仅能培养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在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外科动物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医学生动物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一套规范的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教学方式,为他们下一步适应临床实践操作夯实基础,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在原有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和模拟教学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教学队伍的建设 从外科各临床科室中抽调出专职人员组成实验带教团队,做到老中青相结合。每轮实验带教时所有带教老师要求脱产教学,使其能全身心投入带教中,每次实验课程至少有一名副高职称及以上老师牵头,课前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规范带教、统一实验步骤,课后及时总结,定期组织学生座谈等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带教经验。这样既能使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又保证教学质量。
1.2 外科实训中心与教材、CAI课件建设 建立标准化手术室(设有多功能手术台、无影灯、麻醉机、高频电刀、双极电凝、负压吸引器等仪器等)。首次实验前组织学生参观,对手术室有一感性认识,大体了解各种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动物实验室,每间手术室均配有8张动物手术台和手术灯、360°旋转摄像头、多媒体教学系统;各种手术器械、仿真皮肤切口垫、人造双层肠、模拟缝合练习手、腿等。
编写适应本校实验教学的《外科学实训指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手术室基本的共性技能如: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切开、打结、缝合、止血、包扎、穿刺等内容。常规动物实验及临床常用技术如:换药术、急救技术、外固定术等均有详细的图文。根据动物解剖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动物解剖学与人体解剖学进行比较,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采国内外众家之所长,制作声形并茂的CAI课件和动物手术录像。
1.3 实验教学的实施 选择2015级临床专业4个教学班共303人,按教学班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6名,对照组147名,两组学生均采用统一教材、同组教师授课。两组课前均提前安排预习、课后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实验报告中对实验步骤、实验技术、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每次动物实验手术体会、实验总结、分析等,由带教老师批改、点评后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
对照组采用传统动物实验教学模式,老师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正确操作示范后分组练习,有带教老师现场指导。观察组先利用CAI课件讲解本次实验内容,随之通过多媒体屏幕观看动物手术录像,此过程控制在40分钟内。下一步即是带教老师进行实验示教直播,有专门人员通过调控镜头将实况操作过程多角度完整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重要步骤反复播放、慢放、暂停进行教学,详细讲述各步骤操作要点,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室监控开放,实时监控学生操作并记录其错误之处和完成较好的片段。操作结束后回放,给学生进行反馈教学,先让被摄对象发言,发现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学生讨论分析,最后带教老师总结。课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有讨论记录。
1.4 效果评估 两组入学成绩高考各科成绩比较,两组外科学不同题型理论考试成绩比较,两组实验考核成绩比较:优(91~100分)、良(81~90分)、中(71~80)、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两组实验教学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303份,收回301份,回收率99.34%。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入学成绩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2
2.3 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 在对照组的147名学生中,成绩达到优的有24人(占16.33%),成绩为良的有32人(占21.77%),成绩中等的有59人(占40.14%),成绩及格的有29人(占19.73%),成绩不及格的有3人(占2.04%)。在观察组的156名学生中,成绩达到优的有37人(占23.72%),成绩为良的有59人(占37.82%),成绩中等的有50人(占32.05%),成绩及格的有10人(占5.74%),成绩不及格的有0人(占2.04%)
2.4 两组学生对动物实验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 对照组良好117份,占79.59%;感兴趣88份,占59.86%;继续采用96份,占65.31%。观察组良好155份,占100%;感兴趣126份,占81.29%;继续采用140份,占90.32%。两组学生对动物实验教学评价良好、感兴趣、继续采用比较,χ2=35.121、16.774、27.647,P均<0.005。
表1 两组入学成绩比较
表1 两组入学成绩比较
两组入学成绩比较,t=0.11070、0.24690、0.19903、0.19501、0.13798,P均>0.05。
组别 n 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综合对照组 147 83.4±15.3 79.8±14.5 89.2±12.8 62.9±18.1 136.1±30.9观察组 156 83.2±16.1 80.2±13.7 88.9±13.4 63.3±17.6 135.6±32.1
表2 两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表2 两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外科学理论考试不同题型成绩比较,t=1.2893、0.66947、1.5824、1.0879、0.47470,P均>0.05。
组别 n 名词解释 填空 单选题 是非题 简答题对照组 147 11.8±2.8 11.1±2.7 16.2±3.4 16.3±3.3 19.8±5.6观察组 156 11.4±2.6 11.3±2.5 16.8±3.2 16.7±3.1 20.1±5.4
3 讨论
医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问,学生实习时操作的机会随着招生量的扩大越来越少。动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显得越发重要,实验的熟练程度可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1],建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动物实验方法,使学生会理论联系实际是广大医药院校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目前国内不少医药院校的外科学动物实验带教存在着教学队伍不固定,临时抽取临床医生及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动物实验带教,他们多身在教学心在临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去,缺乏动物实验的麻醉经验、解剖层次不明等问题。更谈不上对动物实验教学意义的理解,各个外科医师的手术风格、习惯性动作、操作手法等不尽相同或参差不齐,故容易出现带教偏差,严重影响学生规范的手术操作。带教老师的操作水准在提高外科动物实验的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
我们全面分析后成立外科动物实验带教团队,定期集体备课、与学生交流、座谈等形式,术业专攻,统一教学模式。实验室教辅设备先进,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智能化[4,5],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带教方法学生围着带教老师看示教,学生操作时因不能时刻监督,不规范之处不能及时纠正,实验结束后学生无法揣摩、复习等弊端。新的实验模式能把各个操作要点等多角度、形象化的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易于使学生接受和理解[5]。现在虽然有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仍不摒弃边说边讲解的步骤,因为讲解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仍潜移默化的培养着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紧跟老师思维,同时操作过程中不时的告诫学生某一步操作不慎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其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6]。
在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我们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时间,争取做到人人都有参与到完整实际操作过程的机会。例如:在做清创缝合实验内容时,可采用家兔胸、腹、四肢等部位同时使用的方法,使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增多。实践证明确能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7]。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先从简单操作、实验动物死亡率低项目开始,逐步到复杂操作,如:阑尾切除、胃穿孔修补术等。而肠切除吻合术、脾切除术等内容因实验动物死亡率高,安排在最后进行[8]。要求学生术中尽量仔细操作,力争实验动物能够存活至下一轮课并获得再次使用,这样能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符合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实验动物减少、优化、替代的原则[2,6,9],尽最大可能实现动物实验价值。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实验成绩比较,良与及格两段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的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动物实验的评价、兴趣、继续使用均高于对照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1]逯彩虹,孙富国,戴卫红,等.基本功能训练在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550-551.
[2]赵四海,刘恩岐,白亮,等.在动物实验中遵循6R原则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水平[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71-72,75.
[3]闵竞.浅谈外科手术学动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J].临床医学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8):1576-1578.
[4]苗振春,拓西平.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379-383.
[5]阮侠,梁乃新,徐协群,等.多媒体教学、模拟训练与动物实验结合用于外科操作技能培训[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9):1035-1038.
[6]邢鹂健,姜宝法,陈玉洁.重视动物实验,提高外科学总论教学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17-119.
[7]杨志涛,张继涛.如何加强外科动物实验的几点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41.
[8]韩威.外科实验动物教学中的几点改进[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30-1831.
[9]谭冬梅,谭毅,韩志刚.医药院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动物福利问题及对策[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26(1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