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报告》预测 我国罗非鱼产量有望超1000万吨
2018-01-16海洋与渔业廖静罗茵文图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 罗茵/文图
11月23日,在第十四届国际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期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整个产业链及国内几大产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针对中国罗非鱼产业面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内销市场开拓不足等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提升产品品质,找准市场,找到打开内销市场的关键点;另一方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水产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与技术合作,共同发展,共享市场。
报告预测:根据罗非鱼的内销市场分析,10年后,我国罗非鱼产量有望超过1000万吨。
内销比例逐年提升
从2007至2016年中国罗非鱼出口量来看,广东占据第一,而主要出口市场依次为美国、墨西哥、俄罗斯、科特迪瓦,其中美国的出口量逐年减少。《中国罗非鱼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根据美国冻罗非鱼进口、美国冰鲜罗非鱼片进口、整冻罗非鱼进口的价格走势,以及中国罗非鱼当前的分布状况,可以总结出我国罗非鱼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单纯养殖一条鱼难以为继;过于依赖出口市场,内销市场开拓不足;实力不强的加工企业为了生存,干扰了市场规律;政策调整滞后,WTO的补贴运用错位。
“但是,罗非鱼内销的比例在逐年提升。”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指出,小龙虾快速从国际市场转到国内市场,而罗非鱼是缓慢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根据中国当前的罗非鱼市场来看,大有文章可做。“例如云南省是罗非鱼养殖大省,主要以内销为主,西双版纳开发了罗非鱼美食远近闻名。而同样是养殖大省的海南却是典型的出口依赖型罗非鱼产业。这样一种差异,也证明中国不是缺乏内销市场,而是没有将产品推出去。”
另外,有意思的是,科特迪瓦作为非洲的小国家,其罗非鱼进口量却很大,这是不是接下来,中国市场需要思考的问题?
内销产品和渠道趋多样化
罗非鱼内销产品形态和销售渠道越来越趋多样化,目前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鲜活鱼主要以产地销售为主,海水罗非鱼更受欢迎,价格更高。而在外在表现上,北方销售规格小于南方,北方1kg左右,南方1.5kg以上;“二去”(去鳞去脏)冷冻整罗非鱼,规格较小,主要在北方冻品市场销售,用于烧烤和烤鱼;冻鱼片(鲷鱼片)则在冻品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微商等均有销售,市场份额逐渐扩大;餐饮定制开背调味/原味鱼、面包鱼、鱼饼等,市场潜力待开发;罐头制品主要是超市和电商渠道;鱼胶原蛋白等深加工产品则多以区域代理商的形式销售。
产业现新特点,满足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2015年以后,越来越多的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意识到,出口快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未来将趋于稳定,是否能够激活内需市场成为决定罗非鱼产业发展的关键。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纷纷开始创设自有品牌,并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国内、国际认证,用品牌、BAP四星和ASC认证赢得市场;以大型加工出口贸易企业为核心,建立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合作社,以便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
中国罗非鱼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提升产品品质,找准市场,以良好的生产方式满足市场需求是产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