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行业呈现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2018-01-16张苗苗

视听界 2017年6期

张苗苗

2016年以来,电视剧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创作品质进一步提升,口碑剧、热门剧叠出,如《人民的名义》《白鹿原》《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收视率由电视台向视频网站加速导流;电视观众为网络播出剧目付费意愿进一步加强;大投资、大制作剧目渐成常态,等等。促成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有效提高了电视剧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强调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是坚持正确方向和导向、促进节目质量提升、克服唯收视率倾向的有效途径。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推动下,规范制播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带动电视剧行业整体呈现发展新局面、新特点。

一、创新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政策服务能力

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宣传舆论重点,把握广播影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坚持精品战略,严把导向关,多措并举。

一是加强选题规划。以2016-2020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电视剧创作引导力度,引领创作方向。截至目前,已有《海棠依旧》《毛泽东三兄弟》《彭德怀元帅》《东方战场》《天涯浴血》《解密》等21部百部选题规划剧目播出后获得口碑和收视双丰收。

二是加大对优秀电视剧的引导扶持力度,深入推进电视剧精品工程。为进一步繁荣电视剧创作、提升电视剧品质,从2013年开始实施优秀剧本扶持引导项目。2016年共有33个剧目入围优秀电视剧评选,既突出重点“高峰”又兼顾多样性平衡,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扶持格局,共计发放扶持资金2300万元。

三是加强备案公示环节的源头引导功能。2016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办法的通知》,新的管理规定将备案公示内容审核由“无害”明确提升为“有益”标准,敦促制作单位在选择和开掘题材过程中,自觉提升作品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是加强内容制作和购播管理,强化自觉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完善通报督责机制;2016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购播工作管理的通知》,重申电视剧购播评价体系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实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

重点强调的是,201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相关部委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旨在进一步推动电视剧繁荣发展。内容主要分为14条:加强电视剧创作规划,加强电视剧剧本扶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电视剧投入、分配机制,完善电视剧播出结构,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统筹电视剧、网络剧管理,支持优秀电视剧“走出去”,加强电视剧人才培养,保障电视剧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明确新的文艺群体职称评审渠道,加强电视剧宣传评介,完善支持电视剧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引导规范社会资本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加强组织领导。

▲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剧目

二、电视剧创作生产保质减量,“三精”作品不断涌现

2016年电视剧生产制作机构依然活跃,截至2016年12月底,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共334部14912集,较2015年同期减少60部1628集,创作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尽管数量稳中有降,但电视剧质量持续走高,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收视和口碑方面有不俗表现。

一是讴歌信仰之美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注重史实挖掘的同时,提高了艺术感染力。如《彭德怀元帅》《海棠依旧》《绝命后卫师》《长征大会师》《三八线》《彝海结盟》《红旗漫卷西风》《骡子和金子》等,一经播出便获得热烈反响。

二是现实题材电视剧融入更多思想内涵,展现当代都市生活现实热点和社会风尚,成为现实生活热议话题。如2016年播出的《欢乐颂》《小别离》《好先生》《女不强大天不容》,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等。特别是《人民的名义》,在反腐题材方面呈现了很强的艺术张力,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统一、双实现。

三、产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亿元投资剧目成常态

2016年以来,电视剧产业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增速继续放缓。电视剧产量微降,既是外部经济环境、媒介融合发展和宏观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电视剧产业发展进一步回归理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结果。目前,我国具有电视剧制作资质的公司12000多家,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深、沪两市上市的文化企业有95家,其中涉及广播影视录音制作业类企业46家,从2015年至今,影视股迅速扩容,越来越多的影视企业搭上了行业大发展的“资本快车”,带动了电视剧投资规模提升。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投资过亿的电视剧约有20部,《幻城》总投资达到3亿元,《青云志》总投资约2.8亿元。2017年播出的剧目投资额持续攀升,《赢天下》投资达到5亿元,《军师联盟》投资4亿元,《海上牧云记》总投资达3亿元。随着电视剧投资成本的不断增加,明星片酬也相应猛涨,有些甚至达到过亿片酬。因此,如何将大投资用在制作打磨精品,提高大剧制作水准,仍旧是现在电视剧制作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投资规模的扩大,致使2016年一线卫视剧场的传统广告收入逆势提升,并已持续到2017年。

此外,2016年电视剧的版权价格特别是网络版权价格屡创新高,主要是由于巨额资本的不断投入。如《赢天下》网络版权单集售价达到800万元,《孤芳不自赏》则创下单集售价1000万元的新高。相较于2006年火爆荧屏的80集《武林外传》在新媒体版权仅仅只卖了10万元、单集售价才1250元,这11年间,电视剧新媒体播放版权价格已爆发式增长。

四、优化播出比例,主旋律剧目播出容量和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近几年,电视剧产量每年在15000集左右,我国保持着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的大国地位,电视剧占节目播出总量的30%以上,依然是各播出机构非常重要的内容资源。2016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进行电视剧播出宏观调控,扩大了主旋律作品的播出容量和市场空间,充分发挥了播出平台的市场杠杆和创作引领作用,各卫视频道主动提前采购、定制、联合制作主旋律剧目,形成以央视为主力、各卫视共唱主旋律的良好局面。

五、网络平台持续发力,“视剧”“网剧”互融共生

中国视频网站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590家机构获准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各视频网站在主管部门备案网络剧4558部。国内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达到7500万,电视剧播出已经从“先台后网”“台网联播”,进阶到“先网后台”,会员付费成为内容行业的新驱动。如,《青云志》实现了“视频会员每周多看4集”的播出模式,这是互联网在大剧的排播上,第一次比卫视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兰陵王妃》《老九门》《九州天空城》《如果蜗牛有爱情》4部网络剧还在几家一线卫视平台播出,实现网络剧排播的“先网后台”,即网站付费会员比电视观众抢先看到更多剧集。一批网络剧播放量第一次达到百亿量级,大有与电视剧的网播量一较高下的意味。2017年,个别热门网剧如《河神》《春风十里不如你》《白夜追凶》等只在网络平台播出,出现了“只网不台”特征,也显示出网台制播格局变化的苗头,优质内容逐渐靠拢互联网平台,带给影视剧行业诸多转化。

无可否认,网络平台的制播能力快速发展给电视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电视台不再是唯一的播出主体,甚至也不是首播平台,电视剧播出平台在电视台和网站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但是另一方面,播出平台的增多与竞争又刺激了电视剧和网络剧的创作生产,促进二者的发展与繁荣。电视剧和网络自制剧将在竞争中走向合作并互融共生,更多的电视剧和网络剧都将在电视台和网站竞争首播权,并在技术的推动下,产生更多形态、更多样式的新产品,实现电视剧衍生业务的扩展和延伸,为观众和用户提供更多新服务、新体验。

当然,掣肘电视剧行业发展的隐忧也必须引起重视。

一是电视剧市场还不成熟、不完善。目前,电视剧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投资盲目、供大于求、产品积压、企业多而散、成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整个产业的成本结构和资源配置尚未达到专业化、理性化、成熟化。

二是原创精品持续匮乏。每年都会有现象级的大剧、热剧出现,进而带动社会热议以及产业收入的不断增加,较早的如《甄嬛传》,2016年的《锦绣未央》,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择天记》《醉玲珑》《夏至未至》,以及即将播出的《如懿传》《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等基本都来自IP版权改编,制作方看重的是这些热门IP自连载以来就备受好评,因此根据火爆IP改编、翻拍的电视剧,相比较其他非IP改编剧,在大剧的宣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来当红明星主演,这些明星无论是网络热度还是粉丝效应都具有很大优势,其主演的电视剧往往未播先热。但是这种繁荣热闹的市场效应背后却暴露出原创现象级电视剧极为匮乏、原创剧本能力相对较弱的行业硬伤。这主要是因为资本的逐利目的,投资者往往看重IP剧背后依靠大明星吸附的大量年轻粉丝群和原著迷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三是唯收视率现象依然存在。2016年某部剧被“腰斩”成为再次将“收视率造假”引入公众视野的导火索。另外,电视剧和网络剧的网播量数据也是由各视频网站平台自行统计,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2017年1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推出《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以期从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角度缓解这一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剧市场格局不断调整、转型、升级,当然,随着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很多问题硬伤也会逐一解决。首先,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和创新引导方式,逐步形成了全环节引导机制,特别是随着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逐渐发力,必将进一步为精品创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在广电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行业各制播主体的成本结构和资源配置会进一步合理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再者,随着国家文化“走出去”总体战略的实施,电视剧“走出去”必然是产业发展的选择,必将促使行业创作出具有国际品质标准和全球意识的国剧或合拍剧。

(张苗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