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在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的应用

2018-01-16赵斌马驰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换药难治性病患

赵斌 马驰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临床在治疗各种复杂创面患者之时,通常会选择使用换药以及持续灌注冲洗疗法[1],但上述治疗方案的实施却并不能取得较显著的成效。而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也就是VSD治疗方案,则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深部引流法[2],因其具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特点,所以备受临床医师与患者的青睐。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VSD在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29例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41.25±6.79)岁;严重车祸伤者,9例;急慢性感染者,4例;旋耕机损伤者,16例;当中有1例在车祸伤后期截肢,1例在旋耕机损伤后期感染无法控制,并因肌肉组织坏死而进行截肢;创面大小在3cm×5cm~30cm×16cm之间,平均(35.2±8.7)cm2。

1.2 方法

本组29例病患都采取VSD疗法进行治疗,详细如下:对创区的失活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然后再根据创面的性状以及大小设计VSD敷料,注:该敷料乃泡沫型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具有质地柔软、抗张力强、透水性与可塑性良好以及富有弹性等特点。选择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并利用VSD敷料对引流管的侧孔与端孔进行充分的包裹。确保每根引流管两侧的泡沫材料宽度不足2~3cm,让VSD材料表面的负压足够。若创面比较大,可采取引流管串联并和的方式。待覆盖且填充好敷料后,再对其进行有效的缝合固定。针对创面较深的病患,需在底部填充满VSD敷料,确保不留有死腔。对创周皮肤进行充分的清洁,利用透明粘帖薄膜(具备良好的单项透性功能)对VSD敷料覆盖创面进行良好的封闭,此后,再采取叠瓦法对敷料进行粘帖,采取戳孔法对引流管出创面的边缘位置进行封闭。设计半透膜的覆盖范围在创周皮肤2cm以内。将引流管连接好负压装置,并对负压进行开放,调整负压为-0.017至0.06MPa。取生理盐水适量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反复冲洗,每日冲洗数次。待5~7d后再对VSD敷料进行拆除,仔细检查创面,若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较饱满,可对患者施以植皮封闭创面处理。

1.3 评价指标

观察本组治疗后创面大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经过VSD治疗之后,本组29例病患的创面为(20.3±7.6)cm2,明显比治疗前的(35.2±8.7)cm2小,组内比较差异现显著(t=6.9459,P<0.05)。本组的住院时间为16~39d,平均(25.7±4.1)d。

3.讨论

一直以来,临床医师在治疗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病患之时通常会选择使用换药法,但其临床疗效却并不理想,且还会延长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治疗费用。上世界九十年代,Fleischman博士(德国创伤外科专家)开始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比常规换药疗法更显著的成效[3]。近年来,也有诸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开始将清创、间断冲洗、皮片移植、持续负压引流以及局部用药等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并由此形成了序贯疗法,研究发现,将序贯疗法积极用于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中,能通过对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引流的方式,达到彻底清除创面变性坏死组织、细菌以及分泌物的作用,从而起到进一步提高感染控制效果的作用。相关文献中有记载,负压封闭吸引技术不仅具备扩张终末动脉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有效提高局部组织氧分压、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减少炎性介质、抑制细菌生长以及减轻组织水肿等作用,此外,也有报道称,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换药法,比如:(1)能对腔中的分泌物以及血液进行彻底的引流。(2)能降低抗生素的用药量。(3)能有效预防局部水肿。(4)能缩短住院时间。(5)能降低敷料更换的频率,帮助护士减轻工作量。此研究结果显示,本组29例病患在经过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之后,创面大小比治疗前明显缩小,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本组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7±4.1)d。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深部感染创面病患施以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1]方艳丽,童成国,唐杰兵,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1239-1242.

[2]张红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2):213-214.

[3]李叶扬,李罡,林伟华,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37例烧伤后严重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5):393-394.

猜你喜欢

换药难治性病患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