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经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1-16田德林
田德林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650)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腹泻类型,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属于小儿时期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引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多采用常规治疗,疗效并不理想。临床实践表明[1],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研究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随机抽取60例本院儿科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2],并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干预组(n=30)。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0.4~3.0岁,平均年龄(1.8±0.6)岁,大便次数5~11次/d,平均大便次数(8±2)次/d,其中轻度脱水15例、中度脱水10例、重度脱水5例;干预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0.5~3.0岁,平均年龄(2.0±0.8)岁,大便次数5~10次/d,平均大便次数(7±2)次/d,其中轻度脱水16例、中度脱水10例、重度脱水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无营养不良、乳糖不耐受者;无先天性心脏病者;无肝、肾功能异常者;家长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排除年龄低于4个月者;腹泻次数低于5次者;药物禁忌证者;家长不同意参与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微生态制剂及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治疗,同时指导患儿家长给予饮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消旋卡多曲(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11)治疗,口服给药,年龄低于1岁者,每次10mg,每天3次,大于1岁者,每次15mg,每天3次。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治疗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杭州老桐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924)治疗,口服,每次10mL,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w。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大便 次数恢复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病毒转阴情况。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治疗24~48h后,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或减少至每天2次,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为显效;治疗48~72h后,患儿大便减少至每天2次,且大便性状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72h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大便性状较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对治疗后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病毒转阴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文研究数据,行t检验计量资料(临床指标、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采用(±s)表示,行χ2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病毒转阴情况),采用n(%)表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
干预组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0%(24/30),组间对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5。
2.2 比较临床指标
干预组退热时间(1.3±0.4)天、止泻时间(2.3±0.5)天、止吐时间(1.1±0.3)天、大便次数恢复时间(2.3±0.5)天、大便性状恢复时间(2.0±0.7)天;对照组退热时间(2.2±0.4)天、止泻时间(3.1±0.1)天、止吐时间(1.9±0.5)天、大便次数恢复时间(4.5±0.8)天、大便性状恢复时间(3.6±0.9)天,组间对比临床指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值依次为 8.714、8.593、7.515、12.773、7.686。
2.3 比较血清心肌酶谱指标
干预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1±7.2)u.L-1、乳酸脱氢酶(87.2±13.2)u.L-1、肌酸激酶(86.5±13.1)u.L-1、同工酶(23.1±6.2)u.L-1;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6±6.7)u.L-1、乳酸脱氢酶(106.3±13.5)u.L-1、肌酸激酶(110.4±12.2)u.L-1、同工酶(29.2±7.4)u.L-1,组间对比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值依次为3.620、5.541、7.313、3.461。
2.4 比较病毒转阴情况
干预组患者治疗第三天病毒转阴21例(70%)、第五天病毒转阴26例(86.7%)、第七天病毒转阴病毒转阴29例(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第三天病毒转阴13例(43.3%)、第五天病毒转阴19例(63.3%)、第七天病毒转阴病毒转阴23例(76.7%),组间对比干预组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次为4.344、4.356、5.192。
3.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其也是引发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此病症好发于小儿群体。婴幼儿起病较急,首发症状为呕吐,潜伏期为24~72h,伴有腹泻,一天内腹泻次数不等,多数水样便,呈绿色,有少量黏液,无脓血,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低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为轮状病毒,随着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项端上皮细胞后,会导致微绒毛出现肿胀,引起排列紊乱现象,使其变短,导致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出现脱落,进而破坏了小肠粘膜回收水分与稳定电解质功能,当小儿肠腔内大量积聚肠液后,就会引起腹泻;同时还会损害肠粘膜上皮细胞,从而减弱双糖酶的分泌功能,尤其是乳糖酶的分泌,进而导致乳糖分解出现障碍,增加肠道渗透压,使得肠腔内进入大量水分,最终引起稀水便[4]。随着病情的发展,多数小儿还会出现脱水及酸中毒,同时还会提高心肌酶谱指标,对心肌产生不利影响。病情发展迅速,可在数小时内恶化,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小儿出现死亡。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对减轻小儿痛苦、保障生命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时,通常采用常规治疗,只是针对腹泻进行治疗,并不能达到抗病毒及改善电解质紊乱与肠腔内渗透压的目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实践发现,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还可快速提高病毒转阴率,改善心肌酶。
消旋卡多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为粉末状,其对脑啡肽酶具有选择性、可逆性抑制作用,达到免降解内源性脑啡肽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生理活性的作用,进而减少肠上皮细胞水电解质。此外,消旋卡多曲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啡肽酶的活性,也不会影响到胃肠道蠕动及其基础分泌情况;此药物具有起效快、无成瘾性等特点。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发病过程中,腹泻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腹泻具有破坏肠粘膜毒素的作用,降低肠道对水与钠的吸收,增加其分泌物,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而锌能有效促使肠粘膜细胞的再生,对其产生修复作用,有助于肠粘膜对水与钠的再吸收,进而缓解腹泻症状;同时锌还具有辅酶效果,增加肠上皮细胞酶水平的活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感染发生几率[5]。此外,由于小儿腹泻会流失锌含量,导致机体缺乏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补锌后,可迅速纠正小儿机体的锌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将消旋卡多曲与葡萄糖酸锌联合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两者可发挥较高的协同作用,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心功能,促使病毒快速转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故本次研究显示: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96.7%,对照组80%,临床指标干预组较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干预组较优,且病毒转阴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小军,郭艳,李光,等.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经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2):47-48.
[2]董晓艳.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8):105-106.
[3]江超雄,王慧,许珏,等.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所致水样腹泻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9):15-17.
[4]郦银芳,张莉.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9):17-19.
[5]姚光,文海燕.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