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艾灸结合石蜡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0例疗效观察
2018-01-16杨景
杨景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 贵州 安顺 561000)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孩子头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颈部胸锁乳突肌处有一肌性肿块,质地坚硬,严重者3个月左右胸锁乳突肌挛缩,出现大小眼,大小脸,头部变形,造成终身形象被毁。本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主要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矫正畸形。笔者从2010年—2016年中收集了40例患儿采用此方法治疗收效甚好。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这些斜颈患儿中,男孩28例,女孩12例,肿块在左侧胸锁乳突肌1例,在右侧胸锁乳突肌39例,肿块在胸锁乳突肌中上段35例,在下段5例。年龄均在一个月以内,肿块大小约2×2.5cm大小至3×3cm之间。
2.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孕妇先天禀赋不足,颈肌气血凝滞,经络不通,筋失濡养所致。假如孕妇在怀孕期间久卧、久坐,长时间躺在一个地方,坐着不动,不变换体位,就会导致胎儿的头发生偏斜,产生斜颈。
3.病理
彩色多普勒高频二维彩超检查:早期胸锁乳突肌的局部呈梭形肿大,其肿块最大直径与胸锁乳突肌肌束长径方向一致,与正常肌纤维连续性好。肿块无包膜,多数呈非均质性,稍有回声,较大者可表现为混合性回声。
4.诊断标准
参考汪受传主编的《中医儿科学》中医药高级丛书第二版中斜颈的诊断方法,在胸锁乳突肌处一有1~3厘米的梭形肿块,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患儿一般活动正常,必要时B超可确诊。
5.治疗方法
40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均采用中医推拿、艾灸和蜡疗治疗。疗程3~6个月。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汪受传主编的《中医儿科学》中医药高级丛书第二版中斜颈的推拿手法。艾灸治疗参照王雪峰教授主编的<<图解小儿病中医外治疗法>>中斜颈的艾灸操作方法,用回旋式温和灸熏风池穴5分钟,熏桥弓穴15分钟,一天一次,30天一疗程,休息7天,在进行下一疗程。蜡疗方法主要采用蜡袋法,将预先准备好的融化的石蜡放在蜡疗盘里等凝固后将其放在准备好的塑料纸上捏成像鸡蛋大小的椭圆形蜡块,在把塑料纸裹紧,用一根布条将蜡块固定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每次30~40分钟,30天一个疗程。休息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6.治疗结果
在我科斜颈治疗室收治的40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中,肿块完全消失35例,均无颜面变形,大小眼和头部变形,颈部转动不受限,4例肿块消失90%,颜面轻微变形,患侧有大小眼,稍有头偏,但颈部转动不受限,1例患儿来治疗时已经3个月,开始出现患侧胸锁乳突肌硬化,孪缩,有大小脸,大小眼,颈部转动受限,治疗半年以后,
胸锁乳突肌硬化,孪缩程度无明显改善,颈部转动明显受限,头偏较重,建议配合手术。本病非手术疗法效果好,时间短,有效率达97.5%。
7.典型病例
患儿崔某,男,1+月,于2016年6月23日就诊。入院时B超提示:右侧胸锁乳突肌上段约2.8×1.4cm大小包块,形态欠规则,呈低回声。患儿无颜面变形,无大小脸。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艾灸采用用回旋式温和灸熏风池穴5分钟,熏桥弓穴15分钟,一天一次,30天一疗程,休息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蜡疗采用塑料纸包裹鸡蛋大小的椭圆形蜡块,用一根布条将蜡块固定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每次30~40分钟,30天一个疗程。休息7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周一至周五每天来一次。治疗过程中,嘱咐患儿家长矫正姿势,注意喂奶、睡姿以下颌为主转向患侧斜颈方向。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现在患儿胸锁乳突肌处包块完全消失,复查B超提示:双侧胸锁乳突肌均为0.7cm大小。无大小脸,大小眼,及颜面不对称等情况。患儿左右侧转动不受限。巩固治疗两周后准予出院。一年后回访,患儿肿块无复发,无大小脸、大小眼、颜面不对称及转动受限等情况发生。
8.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患儿出生后一般3~5天即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胸锁乳突肌处有一肿块。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不爱转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睡觉,才来就诊。本病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后者十分罕见,肌源性斜颈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头和下颌不对称畸形,头倾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头项活动不利,严重者还会大小脸,大小眼,高低肩,严重影响美观。本病诊断比较容易,小儿出生后数日至满月后在颈部胸锁乳突肌上部、中部或下部可见到或摸到肿块,伴头颈倾斜畸形,必要时作彩超即可确诊。本病手术治疗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复发,有可能进行2次、3次甚至4次手术。笔者曾经看见过一个孩子做过6次手术。颈部留下深深的疤痕。以中医推拿、艾灸和蜡疗为主的中医保守治疗,优势明显高于西医手术。患儿出生后,家长要经常观察孩子的颈部,发现肿块要立即确诊,只要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就要赶快治疗,越早越好。要不10天至2周左右肿块变硬,5至8个月后逐渐消失,胸锁乳突肌纤维萎缩、变短、呈条索状,枕部会变形,下颌转向患侧受限,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只要坚持早期、规律、全程治疗一般3~6个月左右肿块可消散,肌肉纤维不会发生挛缩。治疗期间家长要注意矫正患儿姿势。严重者可以佩戴斜颈矫形器。出生后,发现肿块即可进行。且须缓慢用轻柔力量进行。每日3~4次,每次手法前后,应按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述非手术疗法要坚持3~6个月,才可能将斜颈矫正。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长大后难以弥补的问题。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头总是歪向一侧,要尽早明确诊断,立即治疗,不要耽误,以免害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