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8-01-16王海滨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阴虚阳肝火高血压病

王海滨

(永宁县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50100)

高血压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控制率以及治疗率显著较低,尤其是在边远的贫困地区。高血压的发病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环境、多个基因、其他疾病等[1],均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影响人们的健康。血压管理长期不达标,会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造成心身残障甚至威胁生命。本次研究重点是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1.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

中医学上将高血压归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其病因在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先天禀赋、年高久病、劳累过度等,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该病病机为虚实两端,虚者造成的原因是肾精不足、气虚血亏以及阴阳两虚,实者造成的原因是肝火亢盛、瘀血阻络、痰浊中阻。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辩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症状为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耳赤,便秘溲赤,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阴阳两虚症状为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耳鸣如蝉,头痛眩晕,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者脉沉细。阴虚阳亢症状为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痛眩晕,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痰湿壅盛症状为胸闷腹胀,头痛眩晕,心悸失眠,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口淡食少,舌白脉滑。

2.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2.1 危险因素的定义

本次研究的是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定义是增加疾病或者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指的是疾病的发生与该因素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目前还没有有力证据证明该因素的致病效应,但是取消该因素时,疾病的发生率也会有所降低。

2.2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上认为影响高血压的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吸烟、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2.3 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排出量增大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增高,前者在临床上只有极少部分患者在早期出现心排出量轻度增加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心排出量会有所降低或者是恢复正常,因此,影响高血压的关键机制就是后者,即外周血管阻力持续性的升高。对此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阻力血管对收缩血管物质调节反应增强;遗传性肾脏排钠功能障碍以及渐进性加重血管改建[3]。

3.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3.1 心血管因素与肝火亢盛之间的关系

高血压并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增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较高强度、性格内向、情绪容易激动以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职业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压。儿茶酚胺在维持和调节血压中是一个重要指标,实验表明高血压患者静息状态下血浆儿茶酚胺呈现较高的状态。精神以及心理给予一定程度的刺激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继而提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使血浆缩血管物质浓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与中医证型的肝火亢盛有一定联系,均与患者情志异常活动有关[4]。

3.2 心血管因素与痰湿壅盛之间的关系

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血管壁的重构,同时血管壁重构也是维持和加剧血压升高的基础。血管壁对急慢性刺激感受后做出反应,使其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中。血管壁中存在两种抗体,存在血压升高甚至是中风的风险。这与中医证型痰湿壅盛一致。

3.3 心血管因素与阴阳两虚之间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伴有代谢障碍,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钠钾泵活性、醛固酮以及钠钾之间的交换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可造成钠重吸收。胰岛素可激活PKC,将电压依赖型慢钙通道进行开放,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等。这与中医证型阴阳两虚一致。

3.4 心血管因素与阴虚阳亢之间的关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会促进AngⅡ的生成,通过直接收缩小动脉、对肾上腺刺激,增加醛固酮分泌、扩大血容量,对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进行刺激进行调节,最终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这与中医证型阴虚阳亢一致[5]。

4.结束语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诊治时,可结合中医药防治优势,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阴虚阳肝火高血压病
微信在线
阴虚阳亢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磁共振特点分析
中医名言拾粹
微信在线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