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城县生态黑猪产业发展初报

2018-01-16周祖涛

养猪 2018年4期
关键词:黑猪日龄母猪

周祖涛

(湖北省谷城县畜牧兽医局,湖北 襄阳 441700)

谷城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天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是个农业山区县、生态县。2014年谷城畜牧部门结合生猪产业发展趋势、全县的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环保为底线,以生态为特色,在发展现代规模畜禽生产的同时,坚持推广生态畜牧产业技术,建设了一批黑猪、土鸡生态放养基地,通过整合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联社,统一了品牌、生产模式、产品质量,共同拓展市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高,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为农业山区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和通过三产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也因此被写入了谷城县第十四届党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生态放养猪等精品农业基地”和谷城县第十四届党大会第二次会议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谷城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笔者作为这一阶段谷城生态黑猪产业的主要推动人员之一,参加了该项产业初步发展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谷城近年生态黑猪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1.1 谷城近年生态黑猪产业发展的历程

生猪养殖是谷城传统畜牧生产项目之一,20世纪80年代前,谷城县内饲养的生猪主要是本地黑猪品种,因皮厚毛长、肥膘厚、生长速度慢、皮内残留的黑毛茬影响观感,在80年代中期后,其品种主导地位逐步被白猪品种取代。期间谷城生猪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均对黑猪生产项目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1985年谷城承建的生猪“四化”项目(母猪地方良种化、公猪外来良种化、肥猪经济杂交化和配种人工授精化),清平猪作为优质种猪引入谷城,黑猪养

殖随后在全县得到优化普及,模式以农户圈养为主,饲粮以米糠、麸皮等农副产品为主;二是1999年谷城承建的湖北省养猪“三优”项目(优化繁育体系、优化饲料配合、优化饲养方式),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因其适宜高效快速生产,瘦肉率高,得到快速、大面积推广。长大清作为内三元杂交模式推广,虽然保留了清平猪的基因,但仍然挡不住黑猪品种被边缘化的趋势;三是2007年以后谷城连续承建的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以现代畜牧企业五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建设标准,导致黑猪品种处于亟待保种的状态。经历这3个阶段后,黑猪在谷城生猪生产中的主导品种地位虽然逐步被杂交白猪取代,但是全县的养猪技术水平、社会服务化程度和养殖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也随之得到了迅速提升,为当前生态黑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2 谷城生态黑猪产业的发展现状

1.2.1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技术模式 经过总结提炼,目前暂定为谷城县生态放养黑猪1110养殖模式,即:仔猪哺乳1个月,保育1个月,基地放养10个月。该模式可由养殖企业自行完成全程,也可把能繁母猪的繁育和仔猪的哺乳环节交由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代养户完成,养殖企业按照300元/头的价格回收断奶健康仔猪。

该模式的几个技术关键点是:

(1)放养基地准备。

有砖混结构的封闭或半封闭肥育猪舍,建筑面积为平均每头猪占地2 m2以上,与舍外运动场相通,可自由进出,舍内配置自由采食、饮水和消毒设施。舍外运动场可以是山场、果园、林地和一般农用地,平均每头猪占地50 m2以上,有坚固铁丝网做围栏,配套戏水池、粪污处理和防疫消毒设施。

(2)品种杂交组合。

母猪一般选用清平猪、鄂西黑猪、太湖猪或者它们的杂交二元母猪;公猪一般选择北京黑猪、巴克夏。

(3)饲养管理。

①后备母猪期:培育的后备母猪打专用耳标后投放到放养基地,与肥育猪共同生活到约50 kg时,挑出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排列整齐,四肢健壮的优秀个体作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经历2个发情期后,给饲优质饲料至再次发情时,开展人工授精。

②妊娠母猪期:确定受孕的母猪进一步给予精细管理,合理供给农副产品饲料和青绿饲料,做好防滑、防暑工作,坚决避免采饲霉变饲料,饮用脏水和冰水。

③哺乳母猪期:做好临产和产仔护理工作,调整弱仔吸吮靠前的乳头,遇产仔较多,乳头不够时,选健壮仔猪轮换哺乳或其他母猪代乳。哺乳期母猪尽量满足其对优质饲料的采食量,并提供部分青绿饲料。

④空怀母猪期:仔猪断奶后根据母猪膘情合理供应饲料,约1周开始发情,即可再次人工授精。

⑤仔猪出生至肥育期。

a哺乳期 30~35 d。

1日龄:剪脐带、擦干身体,做好假死仔猪救护工作,尽早让其吃初乳,调整弱仔吸吮靠前乳头,做好保温工作;

3日龄: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注射铁钴针;

7日龄:教槽料诱食补料,并逐日增加投喂量;

14日龄:接种圆环病毒病疫苗,注射铁钴针;

28日龄:接种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

30日龄:断奶离圈,转移到保育栏圈。

b保育期35 d。

30日龄:教槽料逐渐更换为保育猪料;

42日龄:免疫接种伪狂犬病疫苗;

45日龄:仔公猪注射绝情针;

50日龄:伊维菌素拌料驱虫;

58日龄:免疫接种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逐渐更换为放养猪料;

65日龄:转圈进入放养基地。

c放养期300 d。

放养期每两个月做一次伊维菌素拌料驱虫工作;未入选的后备母猪和肉用仔母猪第1次发情时,注射绝情针。放养期饲料配比:玉米70%,糠麸20%,南瓜、红薯、萝卜等杂粮10%,湿拌料日投喂2次。

1.2.2 生产群体现状

(1)生产群体逐年提升。

截至目前,全县存栏能繁黑母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28家,比2014年增加20家;现存栏能繁黑母猪900多头,较2014年增加600多头;2017年黑猪出栏量13 000头以上(含某公司在谷城做短期肥育的恩施黑猪),比2013年增加10 000头以上;其中严格执行生态放养流程的黑猪5 000头以上,比2013年增加4 000头以上。

(2)组织化程度逐年提高。

8家以黑猪生态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合作社组建了谷城清平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社,与地方鸡、牛羊和蜜蜂等其他生产项目的合作社联社共同注资成立了湖北谷城本味农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共同使用“银谷城本味”注册商标,采取活猪定点屠宰后,鲜肉铺直销或酒店配送方式销售。目前已经建成产品体验类园区2个,自主运营生鲜肉铺4个和生态特色酒店4个,面向30多个高端酒店直供鲜肉。

(3)社会美誉度逐年提升。

使用“银谷城本味”品牌的生产经营单位坚持三个生态的经营理念,实现生产全程可视,获得了消费者的赞誉。三个生态即:严把生产投入品关,确保产品生态;严把生产环境关,确保产地生态;严把社会责任关,确保运营者心理生态。同时,“银谷城本味”品牌的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参与产业精准扶贫活动和各项献爱心活动,2015年以来,仅谷城本味生态放养猪文化产业园就已经累计对6个乡镇的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帮扶黑母猪162头、肉猪133头,已回收仔猪486头,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4)三产融合度高。

以生态黑猪为主打产品之一的休闲旅游农场、节庆活动越来越多。已经形成固定节目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五山年货节(五届)、生态黑猪文化节(二届)、杀猪节(二届)。具有旅客接待能力的有谷城本味生态放养猪文化产业园、谷城本味产业园、军旅班河体验园、郭峪红星厂基地等。2017年谷城本味生态放养猪文化产业园通过养殖和餐饮结合模式,每季度举办一次节会活动,接待襄阳、十堰和谷城本地游客量5万人以上。军旅班河体验园全年就接待各地游客超过8万人。

2 谷城生态黑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1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社会各界对畜产品的信任危机。谷城作为中国有机谷的核心区之一,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建设一批生态黑猪产业可视基地,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需求和购买量需求。

(2)新《环保法》实施后,多个沿江沿海省、市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促使国内领军畜牧产业集团公司纷纷到内地省份谋划布局,这些企业因设施化程度高、管理精细、生产规模大,市场资源丰富,其生猪生产、运营管理等各项成本都要显著低于内地规模生猪生产企业的各项生产成本。这对谷城生态黑猪生产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谷城现有的规模生猪养殖场要么抢先转型发展生态黑猪养殖,要么变身为这些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否则将来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3)参与精准扶贫,让贫困户参与到生态黑猪生产的环节中去。一方面贫困户参与生产可以有效缓解帮扶单位养殖场地、人工、流动资金等问题;另一方面,帮扶企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垫本帮扶、用工帮扶、转产帮扶面临着压力,比如垫本资金过大的问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主动性、执行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对帮扶单位的回本承诺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产能扩张后的产品销售压力增大的问题。

(4)“互联网+生态畜牧”模式的诞生。入驻“中国有机谷”谷城电商产业园的多个电商企业都有丰富的农畜产品销售成功经验,势必会促进谷城生态黑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这些电商企业的生猪屠宰精分环节是否符合生鲜电商包装的要求、生鲜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否健全等方面是谷城生态黑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黑猪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或领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目前“银谷城本味”还处于发展初期,实力不足,对资金、技术和基地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力有限。尤其在产品质量精准把控、品牌包装和市场运作策划,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产品的屠宰、精分、加工和冷链物流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标准、资金、企业和人才。

(2)缺乏政策、项目的引导和支持。近年来,国家对生猪产业的项目和政策,主要围绕促进规模猪场高效生产开展,并且项目越来越少,规模要求越来越大。而生态黑猪产业虽然市场前景好,但是必须要“以销定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坚持“生态”品质,其生产规模跟现行的项目申报标准也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因为缺乏抵押物,银行贷款困难,因而很难获得政策项目支持。

3 今后一个时期谷城生态黑猪产业的发展思路

(1)找准技术依托,继续生态黑猪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及时开展科技成果认证和转化,抢先制定生态黑猪生产行业标准,把生态黑猪产品打造成谷城名片。省内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在生态黑猪产业上已经开展了很多成体系的科研工作,我们要走出去跟这些院校的专家完成对接,建立校企共建科研基地、专家工作站,研究和制定出具有谷城特色的生态黑猪生产模式。

(2)整合项目资源,建设2~3个以种养结合项目为载体的有机农畜产品地展中心,并围绕地展中心建设有机农畜产品可视生产基地,每年定期召开有机农畜产品地展会议,把谷城的有机农畜产品文化、生产流程、加工和餐饮等融入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感,集中呈现出来。

(3)培植或引进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人才和产业策划人才,对以生态黑猪为主的生态畜产品统一品牌、加工和包装、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和粪污处理模式,包装成一体化的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模式,挖掘地方资源,发展一批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基地,保障市场供给。启动生态畜产品生产模式输出工作,鼓励从业人员走出去到适宜开展生态畜牧生产项目的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满足各地对生鲜畜牧产品的消费需求。

(4)积极推进黑猪产业与农业电商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攻克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中的技术难题,确保冷鲜和卫生符合有关要求;研发具有谷城地方风味的腊肉、香肠等畜产品。

(5)争取政府设立鼓励生态黑猪产业技术研究和生产基地建设的奖补项目,对生态黑猪产业信息平台建设、地展和可视基地建设、扶贫工作、技术研发工作、市场销售工作、校企合作工作等方面给予扶持,夯实生态黑猪产业发展基础。

猜你喜欢

黑猪日龄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黑猪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合理投料量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