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治疗对骨缺损患者疗效、术后感染及治愈率的影响

2018-01-16刘超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髂嵴髂骨腓骨

刘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00)

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意外事故造成。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骨损伤发生率不断增长,对患者的患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需要对患者缺损创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软组织和骨折进行修复[1]。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缺损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项目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律失常或合并有高血压等脏器疾病者。患者男53例,女38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为(37.6±1.5)岁;住院时间7~26d,平均住院时间(16.4±1.7)d;交通事故致伤39例,重物砸伤28例,高空坠落伤24例。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瓣修复治疗,在患者入院后先采用外支架对肢体进行固定,其中创面骨感染40例,对创面进行修复,有5例患者因创面感染,先对其进行清创处理或持续封闭型负压引流,行皮瓣修复治疗[2]。对皮瓣组织的切取范围在3×4cm~15×19cm、对需要清创处理的应及时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治疗,以小腿外侧肌腱隙为皮瓣轴心线,通过血管探测明确皮肤动脉分布,并做好标记,根据受区需要,对皮瓣大小,形状及类型进行设计,并对腓骨瓣长度与肌瓣大小,神经情况进行设计[3]。在治疗过程中,术前应标记患者的动脉穿皮支,根据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处理,在小腿外侧上部切开肌膜与深筋膜间皮肤,分离穿支后掀起皮瓣,在确认皮瓣边缘渗血正常后,采用线锯截断腓骨并游离皮瓣,在皮瓣将患者的骨缺损或软组织缺损区域完全覆盖后,可以对血管张力进行适当调整,当皮瓣组织充分红润后对创口边缘进行引流缝合。髂骨皮瓣治疗方法:与腓骨皮瓣设计相同先进行皮瓣设计,将髂嵴作为皮瓣轴线,对髂前上棘保留。并根据术前对患者血管的测量结果来对皮瓣组织进行设计,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之后对缺损区域进行清创处理,皮肤切开,对髂嵴进行游离,保护血管,切口走行自髂嵴中点内侧,沿髂嵴至腹股沟韧带重点,弯向大腿前外侧,游离显露股动静脉和血管显露,确认升支[4]。骨皮瓣切取沿设计皮瓣切开皮肤,保护升支和终支血管。血管下方将内侧骨膜切开,外侧显露髂骨外侧面,切取相应髂骨块,对创面进行封闭,确保皮瓣血液运行通畅后断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显效:治疗后患者创面愈合,骨缺损和软组织愈合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有效:治疗后创面有所改善,局部有新鲜肉芽组织,骨缺损和软组织愈合良好;无效:创面无改善,骨缺损和软组织无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年来骨缺损和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通常胫骨骨缺损和骨组织感染需要充分清除病灶,去除感染硬化,才能有效控制骨质后方,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了骨皮瓣移植治疗问题,如肋骨皮瓣、腓骨皮瓣和肩胛骨皮瓣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其中腓骨皮瓣和髂骨皮瓣切取方便,并发症少,适用于严重骨组织缺损或软组织损伤,在临床皮肤软组织缺损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本组研究显示,在骨缺损临床治疗中采用腓骨皮瓣联合髂骨皮瓣治疗,患者骨缺损及软组织愈合良好,术后并发症低,与常规皮瓣修复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患者骨组织缺损愈合效果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时间较短,值得应用和推广。

[1]陈子和,何荣发.即刻种植、延期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三种方式对骨缺损患者的疗效影响比较[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7,22(01):13-15+39.

[2]许发珍,邬艺忠,周衍彬,江振强.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外科修补术与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疑难病杂志,2016,15(10):998-1001.

[3]罗三莲,童昕,高太智,顾晔.浓缩生长因子复合Bio-Oss骨粉对前牙三壁骨缺损患者种植疗效及新骨形成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33):8-10.

[4]杨荣,孔祥清,曹克将,周蕾,许迪,雍永宏,钱岭梅,盛燕辉.血浆生物活性分子内皮素1浓度的检测可作为评价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疗效的指标[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1390-1393.

猜你喜欢

髂嵴髂骨腓骨
基于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评估髂嵴对L5-S1经椎间孔穿刺置管的影响
Beagle 犬髂骨嵴解剖及取骨术
髂嵴高度与腰椎失稳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成人髂嵴连线所经脊柱水平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兔模型髂嵴骨软骨游离移植的病理学观察与临床应用研究
游离髂腹部(髂骨)皮瓣的血管分型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腓骨肌萎缩症SIMPLE基因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