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足月引产临床分析
2018-01-16佘惠
佘惠
(崇州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 崇州 611230)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妇女在妊娠期出现或首次出现的糖耐量异常情况,属于产科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都存在很大的不良影响,过期妊娠会让母胎风险加大,不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如果在妊娠41周之后仍然没有临产征兆,那么为了防止出现过期妊娠,就需要对孕妇实行引产,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引产时机的选择需要科学制定[1]。本文对1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足月引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方式及对母婴产生的不同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孕足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早孕期超声核实孕周,无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等并发症,无引产禁忌症。初产妇100例,经产妇32例,患者年龄在25~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1.8)岁,均为单胎。
1.2 方法
孕24~28周的孕妇直接进行75克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的空腹血糖及服用葡萄糖之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正常值分别是小于5.1mmol/L、小于10.0mmol/L、小于8.5mmol/L。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就可以确定患者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问题[2]。按照自然临产与否分为自然临产组70例,引产组62例,通过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有12例,采取水囊引产的有5例,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有28例,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患者有17例。对孕妇的基本情况及分娩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自然临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9.3±4.2)岁,平均产次为(1.4±0.5)次,平均孕周为(38.9±0.9)周;引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8.6±4.3)岁,平均产次为(1.3±0.5)次,平均孕周为(39.4±0.7)周。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及产次上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
自然临产组总产程为(7.5±3.4)小时,产后出血量为(227.4±61.8)毫升,引导分娩率为95.7%(67/70);引产组总产程为(6.9±3.8)小时,产后出血量为(243.1±80.3)毫升,引导分娩率为77.4%(48/62)。两组患者总产程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围产儿情况比较
自然临产组中III度羊水污染率2.9%(2/70)、新生儿窒息率1.4%(1/70)、新生儿入住NICU率11.4%(8/70)、新生儿出生体重(3397.8±396.1)克。引产组中III度羊水污染率3.2%(2/62)、新生儿窒息率1.6%(1/62)、新生儿入住NICU率14.5%(9/62)、新生儿出生体重(3443.2±393.4)克。两组患者四项指标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同引产方式的比较
米索前列醇引产12例产后出血量为(234.6±48.1)毫升,阴道分娩率为83.3%(10/12),水囊引产5例产后出血量(246.9±38.1)毫升,引导分娩率60.0%(3/5),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28例产后出血量(233.6±46.5)毫升,阴道分娩率为85.7%(24/28),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引产17例产后出血量(284.4±166.4)毫升,阴道分娩率为64.7%(11/17)。4种引产方式的产后出血量、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近几年,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为了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对孕足月产妇实行引产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手段,诊断率与引产率得到了共同提升,引产时机的选择及剖宫产率的降低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本文研究发现,四种引产方式在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分娩率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组、米索前列醇组、自然破膜+催产素静滴组、水囊组。四种引产方式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引产对孕足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增加母体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率,并不能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1]李玉琴,叶敏慧.A1级妊娠期糖尿病足月引产时机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7).
[2]顾丽萍,汪云.妊娠期糖尿病孕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