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油行业格局变迁的四大趋势

2018-01-16林益楷

能源 2018年2期
关键词:炼厂炼油炼化

文 | 林益楷

高级经济师,能源研究学者

经过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炼油业已崛起成为全球炼油行业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受益于近年来持续较低的油价,整个行业盈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国内外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国内炼油行业也面临需求放缓、产能过剩、替代竞争加剧、环境监管趋严等多重挑战。

在有些机构预测“亚洲炼油业将迎来艰难时刻”的悲观氛围下,身处其中的中国炼油业又该如何破局?行业整体格局将呈现何种走势?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积极应对产能过剩,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是主基调

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动能转换正在对成品油消费带来重大影响。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6年国内成品油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2017年成品油消费增速由负转正,呈中低速增长(同比增长3.2%)。其中,受乘用车销量增速显著下降等因素影响,汽油消费增速仅为3.0%,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而2017年柴油表观消费量尽管在连续三年负增长后出现反弹(同比增长2.0%),但预计回升态势难以持续。长期来看,汽油需求有望维持比较平稳的增长,但柴油需求已经进入到一个不可逆转的下行周期。

与成品油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炼油产能的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炼油能力7.72亿吨,2018年随着新增产能投入,炼油能力将达到8.5亿吨,一些机构初步估计计入必要出口后仍至少过剩0.8亿吨。

尽管近年来炼油业可能陷入产能过剩的提醒声反复响起,我们看到近期仍然有一批大炼化项目“逆势”上马。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的优质炼油产能仍是不足的。目前全国千万吨级炼厂有25家,合计炼油能力3.37亿吨/年,占全国的43.7%。中国炼厂的平均规模是413万吨/年,与世界炼厂 754万吨/年的规模还有较大差距。基于目前行业格局,预计国内炼油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大力推进,一方面是加速优质产能建设,一方面是淘汰落后产能,国内炼油市场将继续朝着装置大型化、产业集群化、园区基地化的方向迈进。

在实现优质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替代过程中,大型央企、地方炼厂、合资、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纷纷参与角逐,行业开始了新一轮“大洗牌”。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中央企业无疑仍是炼化转型升级的主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力量炼厂”(China New Force Refinery)的崛起。2006年-2016年间,国内“新力量炼厂”(包括地方炼厂和民营炼厂)一次加工能力由6150万吨/年增长到2.7亿吨/年,成品油产量由885万吨/年增长到9029万吨/年,10年间增长3.4倍和9.2倍。近年来,地炼以“两权”放开为契机加快发展,山东炼化集团成立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集中度。而恒力石化、盛虹石化、舟山石化3个千万吨级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陆续上马,则再次展现了民营企业进军炼油领域的雄心抱负。“新力量炼厂”将对现有炼油格局造成强有力冲击。

在近几年炼化产能扩张中,产业链条两端的参与者“殊途同归”,打造炼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共同趋势。一方面,国有大型炼厂积极进行改造升级,一些企业开始出现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的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下游的民营化纤企业如恒力股份等,积极向上游延伸进入炼化行业,建立起原油-石脑油-px-pta-涤纶长丝完整的产业链。而在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油强化弱”、石化类高端产品缺乏的现状将逐步得到扭转。

趋势二:交通领域燃料替代竞争加剧,行业低碳转型是必然选择

正如壳牌公司英国区主席Sinead Lynch女士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交通运输燃料开始进入“马赛克化”时代。这场正在发生的全球交通运输领域革命,对汽柴油这一传统交通燃料的“霸主”地位带来很大冲击。

在中国我们同样闻到了交通燃料替代竞争的硝烟。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包括CNG、LNG、乙醇、甲醇、电动汽车、生物柴油等共替代汽柴油超过2000万吨。这种替代竞争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低碳燃料替代。2017年1-11月,全国天然气汽车产量20万辆,同比上升52.5%。特别是LNG重卡呈快速增长态势(产量9.9万辆,是2016年全年产量的2.7倍)。估计2017年全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537万辆,增长4.3%。乙醇汽油发展也在提速,有机构预计2020年如果乙醇汽油实现全覆盖,替代汽油量将由2016年的237万吨增至2020年的1000万吨。

二是电力替代。高铁出行的日益普及,正在侵蚀中长途客运、航空出行和大型卡车领域的油品消费。而电动汽车近年来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7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60.9万辆,同比增长51.5%,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56万辆,预计抑制汽油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共享模式带来能源节约。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蔚然兴起。根据国金证券预测,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将达到3665万辆,预计替代汽油量为126.4万吨,占汽油表观消费量的1.1%。预计随着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模式的深入推进,交通出行效率将得到持续优化和提升,对成品油消费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扩大。中石油经研院预测,2020年共享出行将抑制石油消费达到400万吨。

从发展趋势看,交通领域替代能源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短期看(2020年之前)对成品油构成较大冲击的是天然气汽车,而从中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对内燃机汽车的替代速度将迅速提升。特别是一旦燃料电池、高密度储电电池等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将可能对成品油消费造成巨大冲击。

交通运输燃料进入“马赛克时代”,背后根源是全球能源行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当前国内油品质量环保法规要求日趋严格,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在全球强制推行0.5%硫含量限制的低硫燃油等政策走向,都决定了国内炼油企业要把适应绿色低碳和清洁化生产当成自觉追求。但与燃料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相比,国内部分炼厂仍需进一步加大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型炼厂。

趋势三: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终端销售渠道,成品油市场营销模式面临深刻变革

当前国内如火如荼的“新零售革命”波及成品油终端零售领域。很多业内人士都意识到,大数据营销将成为成品油经营的必要手段,平台经济将成为成品油新业态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成品油”决定了成品油市场营销模式将发生深刻演变,市场将逐步从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向跨业态的生态系统间竞争转变。

在“互联网+”大潮中,油品终端零售市场正成为“创业乐土”,一批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油联、找油网、车到加油等“互联网+”企业,以商业智能系统整合众多民营油站,实现线下线上融合,通过发挥互联网集腋成裘的“长尾效应”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客户体验和油站运营效率。这场油品终端零售革命将深刻影响到每一位消费者。

过去几年来,国内互联网巨头与石油巨头携手合作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国家石油公司也正在积极顺应大势,有的企业积极探索线上“电子商务系统”+线下“一体化服务站点”的O2O模式,非油业务做的风生水起,有的企业积极探索集加油、加气、充电于一体的终端销售服务模式,推进金融、汽车服务和油品零售等多业务的深度结合,石油公司从油品服务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趋势开始显现。

趋势四: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更加开放,市场化与规范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内炼油市场供需过剩加剧,对外出口成为一大趋势,国内外成品油市场互动将日益频繁。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内汽油、柴油、航煤年均出口较“十一五”期间分别增长11%、59%、80%。过去5年成品油净出口平均增速高达50%左右。尽管2017年受国家收紧出口配额影响,全年成品油净出口增速有所回落,预计2018国内炼油产能扩张将导致成品油资源过剩进一步加剧,适度的“走出去”仍是大势所趋。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全球多个地区炼油产能过剩、成品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油品出口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随着我国成品油市场快速发展,一些专家认为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条件业已成熟,今明两年或将全面市场化,这将对国内成品油零售、批发销售,炼厂定价等带来显著影响。从已完成市场化进程的发达国家经验看,市场过度饱和而引发激烈竞争,流通领域毛利空间被大幅压缩(由原先的10%-15%下降到5%-6%)。

当前中国成品油流通环节毛利率相对较高,预计随着成品油价格放开后,流通环节竞争更加激烈,中间环节和零售环节盈利会降低。从长期看,随着行业规模扩张放缓和经营主体规模化,传统的低买高卖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终端零售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另外,当前成品油市场乱象依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流通环节偷漏税等市场乱象有待进一步整治。随着地炼集团的组建成立,成为炼油领域“正规军”后面临的税收监管会更加严格。国家即将出台的《原油成品油流通管理办法》也将进一步加强成品油日常运营监管。预计随着市场整顿力度加大及相关税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成品油市场有序竞争环境将逐步建立并完善。

猜你喜欢

炼厂炼油炼化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大庆炼化:首季完成68% 年利润额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哈萨克斯坦炼厂220kV变压器安装工艺
石油炼化检维修化学清洗概述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炼厂增产柴油方法浅析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