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诊断

2018-01-16李轶伦

关键词:肺段片状艾滋病

李轶伦

(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 30035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遭受攻击,导致人体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1]。AIDS患者常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各种疾病并发感染率增加。其中肺结核是AIDS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并且结核是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双重感染,病情复杂,HIV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影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与单纯的肺结核患者有一定差异,常导致误诊、漏诊。由于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给诊断带来很大挑战[3]。为提高临床医师对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笔者搜集我院2012年8月—2016年7月确诊的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AIDS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并选取 我院2012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5~60岁,平均(30.8±6.5)岁。

1.2 肺结核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修订的肺结核诊断,具备下列诊断标准第1项或2~5项中3项者,则诊断为肺结核:①痰、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支杆菌阳性或淋巴结、肺组织活检证实结核者;②有发热、盗汗、乏力或消瘦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③血清抗结核抗体(TB-AB)、血清结核活动标志物(ATM)阳性或PPD试验阳性;④符合典型结核影像学改变;⑤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1.3 HIV/AIDS 检测全部病例经HIVAB(EISA)法初筛阳性后,再将患者血清经市疾控中心HIV抗体检测试验(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复查,临床最终确诊为AIDS合并肺结核。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 仪器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所有病例均常规多层CT平扫检查。在病人深吸气终末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膈面,准直6~8 mm,120kV、200 mA,螺距为1。感兴趣区行高分辨率CT扫描,准直 1~2 mm,间隔 5~10 mm,肺窗:窗宽 1 000~1 500 HU,窗位-500~-700 HU,骨算法重建。

2 结果

AIDS合并肺结核表现多种多样,较多出现淡薄片状影,絮状斑片影及弥漫性粟粒影。累及多个肺叶。观察组双肺上叶发生率较高,右肺上叶78.00%(44/56),左肺上叶 75.00%(42/56),右肺中叶50.00%(28/56),右肺下叶 58.00%(32/56),左肺下叶 58.90%(33/56)。

AIDS合并肺结核的CT特点:①双肺多叶、多段渗出性病变呈斑片状以及纤维索条影28例;②双肺弥漫粟粒样结节(以双、上中肺为主)并伴广泛肺间质增厚13例;其中3例弥漫粟粒样结节与多发散在类圆形结节(直径1~2 cm)并存;③原发性结核(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5例;④1~2个肺段的片状实变影11例,边缘清晰,其内有低密度液化坏死;⑤双肺出现散在毛玻璃影9例;⑥合并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20例,部分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平扫呈低密度;⑦合并胸腔积液14例,(双侧胸腔积液8例)。

3 讨论

肺结核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肺结核是AIDS的一种常见的继发感染,AIDS晚期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而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就高达1/3[4]。

据WTO统计,AIDS患者的肺结核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0倍[5]。AIDS和结核病相互影响,HIV感染可以加速结核病情。据最新数据,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的HIV感染者死于结核菌感染,大约有63万例的新增患者为HIV和TB的双重感染者[6-7],目前认为结核病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8]。

AIDS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具有临床表现特征不明显,影像学不典型,临床化验特异性不高等特点。因此,临床医生在HIV感染中,如果影像学高度怀疑肺结核时,即使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抗酸染色,痰分枝杆菌培养均阴性,仍不能轻易做出排除肺结核的诊断,笔者认为,临床医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AIDS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认识,同时尽量完善相关检查,将HIV检测作为肺结核患者的常规检查[9]。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双重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有明显不同,CT能对微小病变和肺门附近的肺结核有较高的分辨率,能较好地显X线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①病变部位。单纯肺结核病灶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多仅累及1个肺段而AIDS合并肺结核累及2个及2个以上肺段。这主要由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结核有较强的免疫力,所以结核常局限于原发肺段;而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全身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结核菌无法局限,故无好发部位,可多肺段、多肺野受累。表现为双肺广泛粟粒结节影且双肺广泛肺间质增厚,粟粒结节分布不均匀,以双肺上中为主。

②病变形态。CT显示AIDS患者的肺结核常为弥漫性渗出病变,且大片状或斑片状实变的阴影和多发小结节阴影,多累及胸内淋巴结肿大。病变范围内形成空洞、钙化少见。此外,CT还显示了艾滋病患者的肺门附近的结核病灶显著多于单纯肺结核患者。本文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多发弥漫性结节影、毛玻璃影和肺实变影;与文献报道相似[10]。

③病变特点。病变类型以渗出为主,增生性改变较少见,双肺不典型血播多见,表现为双肺弥漫粟粒结节影并广泛间质增厚,部分融合成小片状。病灶分布范围为多肺段,并常累及多肺野。并且双肺血管纹理会明显减少。胸腔积液方面,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诊断时需特别注意不典型、多样性的影像学表现,以免对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误诊、漏诊。

[1] Alamo ST,Kunutsor S,Walley J,et al.Performance of the new WHO 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smear-neg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IV prevalent settings:a multisite study in Uganda[J].Trop Med Int Health,2012,17:884-895.

[2] 李进升,王福生,余荣深.艾滋病合并肺结核30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5):304-305.

[3]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4] 王喜文,刘飞鹰,董柏青.艾滋病与结核病患者双重感染检出率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 457.

[5]谢志满,苏汉珍,黄绍标.艾滋病合并结核病18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 393-1 395.

[6]Jia BK,Mohamed K.Evolutiongary trends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ment using DOTS in Sierra Leone:1992-2010 database study[J].Br J Med Med Res,2013,3:2 076-2 084.

[7]Shah A,Stani A,Adalja M,et al.Immune reconstitution disease or mycobacteria other than tuberculosis or both:A dilemma in a patient of AIDS[J].Indian J Sex Trandm Dis,2012,33:44-46.

[8] 蒙江明,梁德雄,胡小翠.艾滋病合并肺结核151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0,5(2):137-138.

[9] 邓爱花,邱李,李燕兵.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1 264.

[10]宋文艳,赵祖琦,赵大伟,等.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播散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13-17.

猜你喜欢

肺段片状艾滋病
雪花不只有六边形片状的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感染性病变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1例临床分析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