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2018-01-16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向 俊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随着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监督力度得以增强。基于此,本文全面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的相关问题,强化对食品质量的全方位监管,为食品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更加丰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焦点,受到社会与政府的高度监督。一旦食品生产企业或者相关环节忽视食品质量安全,就会受到惩罚,影响自身声誉与信誉。
安全风险对食品质量影响的特征与表现
食品安全风险具备可控性,诸多因素引发其不确定性
对于食品而言,如果食品生产原料自身具有毒性,抑或是消除这种物质的技术处于不成熟与不完善状态,即便增大了相关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改进,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立足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尽管食品供应链企业积极不懈地进行努力与完善,一些风险得以规避,但是,仍存在一些风险,规避难度较大。为此,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风险管控需要引起重视,将其视为行业发展目标,在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增加相关成本投入。
食品安全质量风险凸显潜在性特征
在科技的带动下,食品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具备较大提升空间。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实现对食品微观成分以及结构的检测与分析。对于食品,可能存在有毒物质,但是,其对健康影响情况无法预知。在日常食品检测中,所能达到的程度是对已知物质进行检测,而对于一些未知物质,很难实现准确与有效的检测。
食品安全质量风险源于多渠道,风险管控需具有条理性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可以从影响因素与危害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讲,涉及原料供应、生产运输以及营销推广等。另外,与食品所处环境、技术人员水平等息息相关,同时,风险级别也高低不同,有高、中、低等的差别。为了确保风险管理的实效性,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模式,增强针对性,实现对不同层次风险的有效处理,切实达到降低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目的。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
环境污染及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增大食品安全风险
对于农产品,直接使用或者经过不当加工都会产生安全隐患的风险。众所周知,当前,土壤污染与水污染现象严重,农产品生长深受水源、肥料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了缩短生长时间,提高农产品产量,农药过量使用现象严重,导致大量有毒物质、化学成分残余渗透到农产品中,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食品安全隐患,扩大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来源。
添加剂过量使用危害人体健康,诱发多种疾病
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添加剂,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添加剂一般由多种化学物质构成,少量添加不会对渗透造成损伤,但是,很多企业希望在竞争中胜出,于是在食品中使用超标添加剂,对人体产生诸多不适,增大了多种疾病发生率。
食品运输技术的滞后性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商品流通阶段也是诱发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具体讲,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迟缓时有发生,诱发食品出现腐烂变质。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源于仓储运输技术的不科学,加之专业流通经验不足,促使食品供应链在整体运行方面严重滞后于食品运输实际需求。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严控食品加工环节,促进加工处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为了从根源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加工环节的管控尤其重要,要把好原材料关,选择材料合格的供应商,避免劣质材料进入加工环节。严格按照HACCP原理进行风险控制与分析,构建科学控制措施,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完善,形成更加标准的管理程序,提高加工规范化水平。
优化生产环境,切实提升食品企业管理水平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对使用添加剂的企业进行规范,做好抽查工作,一经查出超量使用情况,要严厉惩罚。其次,做好生产场所的消毒处理,改善生产环境,预防二次污染。
发挥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优势,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网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范畴不断扩大,食品安全领域也要充分运用其优势,目的是准确、及时地召回质量问题食品,有效降低对消费者的危害。另外,要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融供应、生产、运输以及销售于一体,强化管理的全面性,提升信息共享性,提高食品供应链管理水平。
结语
为了切实强化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需要重视完善风险报告机制,将其纳入政府风险检测与管理范畴。另外,在食品产业链中,积极构建健全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强化运行环境的改善,在根本上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控制水平,切实维护食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