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来源于食管中下段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18-01-16陈龙袁溢苒
陈龙 袁溢苒
(南充市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近年来,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治疗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促使了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的出现[1]。针对此,我院选定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此手术运用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参选对象均经CT诊断等确诊,其中男42例,女3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22±12.41)岁,就诊前大多存在的症状大致有胸骨后不适、胸痛、吞咽困难等,在住院后我院对其进行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排除了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症,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
1.2 仪器
本次研究中,所用胃镜为GIF-2T260J双钳道胃镜、GIF Q260J胃镜,均由日本本Olympus公司生产,微超声探头采用UM-2R和UM-3R,用20MHz和12HMz频率,D-201.11802透明帽,NM-4L-1注射针等。
1.3 方法
此研究中,气管插管、左侧卧位,并对患者全身麻醉,将透明帽附加于胃镜头端,继而在进入食管后寻找定位肿瘤,切口应当做于病变近口侧直线距离3~5cm处食管黏膜,继而混合1ml肾上腺素、3ml靛胭脂和100ml生理盐水,局部注射将局部黏膜层隆起,勾刀切开黏膜层,从而出现1.5~2.0cm横行切口,对切口粘膜下的组织进行初步分离,在此基础上勾刀对粘膜下层和肌层进行分离,使得二者间出现一纵行隧道,对其的止血应当用热活检钳、氩气刀进行,尽量避免损伤食管外膜层。在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将血灶和可见的小血管用APC或热活检钳进行处理,切除瘤体标本送病理。此外,术后方面,应当对发热、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的有无进行及时观察,还应当禁食禁食8~48h,对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吸氧进行有效监测,检查是否存在皮下气肿及消退情况,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并给予相应营养支持,术后第1、3、6个月复查内镜,后续则需对病变有无残留和复发及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3]。
1.4 统计学分析
我院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 13.0软件,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经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参选对象食管中下段黏膜下肿瘤来源于纤维膜层2例(2.5%)、膜下层10例(12.5%)、固有肌层深层24例(30.0%)、固有肌层浅层44例(55.0%);3个瘤体2例(2.5%),2个瘤体5例(6.3%),单个瘤体72例(90.0%)。且患者中血管瘤1例未切除无标本,病理诊断平滑肌瘤67个(83.8%),余术后瘤体共87个,,脂肪瘤3个(3.4%),间质瘤12个(13.9%),隧道内镜切除术完整切除79例(98.8%),血管瘤未切除患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9±26)min,切除病变直径平均(1.7±1.0)cm,完整缝合创面用金属夹平均(7.8±2.5)枚。相比于横切口、纵切口,斜切口在开放饮食、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续并发症方面,出现穿孔、气胸2例(2.5%),皮下气肿7例(8.8%),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手术过程出血少,基本实现了无血手术。后续随访8个月后,全部患者的均愈合良好,不存在复发或病变残留患者。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8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运用STER进行了治疗,从后续的、统计分析看来,食管中下段黏膜下下肿瘤来源于纤维膜层2例(2.5%)、膜下层10例(12.5%)、固有肌层深层24例(30.0%)、固有肌层浅层44例(55.0%);3个瘤体2例(2.5%),2个瘤体5例(6.3%),单个瘤体72例(90.0%)。且患者中血管瘤1例未切除无标本,病理诊断平滑肌瘤67个(83.8%),余术后瘤体共87个,,脂肪瘤3个(3.4%),间质瘤12个(13.9%),隧道内镜切除术完整切除79例(98.8%),血管瘤未切除患者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9±26)min,切除病变直径平均(1.7±1.0)cm,完整缝合创面用金属夹平均(7.8±2.5)枚。后续随访8个月后,全部患者的均愈合良好,不存在复发或病变残留患者。显示了此手术治疗方式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食管中下段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方面,运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病变能实现一次性切除,能实现对病理学诊断资料的完整提供,同时避免了消化道漏和腹腔继发感染,应当推广使用。
[1]闵寒,陈志荣,龚菲,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回顾性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15(7):915-919.
[2]龚菲,王皓,陈志荣,等.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食管黏膜下肿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1)[J].护理研究,2014,35(7):2499-2500.
[3]邓磊,于劲,樊超强,等.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4):25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