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8-01-16李文玲
李文玲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小儿与成年人不同,年龄较小且心智不成熟,生病住院后,护理方式也需要作出改变[1]。小儿语言表达能力较低,很多情况下成人难以理解,并且对疾病耐受力差,所以,必须给予儿科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本文选取61例我院儿科患儿,研究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儿科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 ̄12岁,平均年龄(6.23±2.5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6.07±2.3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及疾病的认识,遵医嘱给药等。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①根据患儿身心特点,创建符合患儿心理及行为的病房环境,可以设置一个患儿活动时,在病房墙上添加具有柔和色彩的图案,也可以加入小动物图案,在电视中播放患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创建良好的病房换将。在医院墙壁上张贴温馨提示语,减少患儿及家属对环境的陌生感,提高治疗依从性,拉进护患关系[2]。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态度,在于患儿及家属交流时,态度和蔼,不能顶撞患儿及家属,针对需要帮助的患儿,不能推辞,必须给予帮助。如果患儿及家属对疾病或治疗存在疑问,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满足基本需求。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提高家属对护理的信任感,缓解护患关系。③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患者为儿童,与其他科室不同,儿童不能对自身情况进行准确的描述,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对家属的依赖性大于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家属的交流,注意语言技巧,解答家属疑问,理解家属心情,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纠纷。④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家属常常出现焦虑不安情绪,在进行输液操作时,如果不能一次进针,患儿家属会出现激动情绪,降低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及治疗依从性,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家属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3]。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分为不满意(0~59分)、满意(60~89分)、非常满意(90~100分),主要针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10例,占33.33%,满意18例,占60.00%,不满意2例,占6.67%,总满意28例,占93.33%,对照组非常满意7例,占22.58%,满意16例,占51.61%,不满意8例,占25.81%,总满意23例,占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49,P=020452<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加深,家属及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医院所有科系中,儿科较为特殊,一是患儿不能对自身情况进行清除准确的描述,二是家庭对孩子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很多家属因为不能忍受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哭闹而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加重了护患关系紧张程度[4],所以,增加了儿科护理的难度,同时也对护理人员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护患关系,要求医院必须提高整体文化环境水平,注意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其具备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针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及熟练的操作水平,还要提高责任心,主动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服务,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告诉治疗进行,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优质儿科护理将患儿需求作为重点,注重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改善病房环境,根据患儿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应用语言技巧及和蔼的态度做好解释工作,减少患儿及家属不良情绪,提高信任感,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优质护理服务为患儿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信心。保持心情舒畅,以更好的面貌面对患儿及家属,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