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效果
2018-01-16刘宏海
刘宏海
(辽源市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1)
脑出血具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小,通过最小创伤操作,清除脑内血肿,操作简单方便,受到患者及医生的广泛青睐[1]。随着微创技术及医疗技术发展,使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日渐广泛,其操作水平显著提高。笔者根据多年治疗经验,总结脑出血患者个体情况,本次研究就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80例,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2]中脑出血诊断标准;患者精神正常,认知良好,无意识障碍;患者未合并全身感染、凝血机制异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3岁,平均(56.96±8.13)岁;平均脑出血量(58.71±15.60)mL;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4岁,平均(57.11±8.28)岁;平均脑出血量(60.03±15.85)mL;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患者脱水降压,控制血压、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营养支持,通气管理、雾化吸入,静脉输注20%甘露醇125 mL,每8 h一次;肌肉注射20 mg呋塞米,每天三次。
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在头颅CT引导下,确定血肿位置、最大层面,确定穿刺点、穿刺路径及穿刺距离。行局麻,麻醉成功后穿刺,以5 mL注射器轻柔抽吸血肿,术中注意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至冲洗液变浅、变淡后连接引流袋,开放引流4 h。随后以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注入尿激酶3万U+肝素6000U+生理盐水3 mL,夹闭4 h,随后开放引流,至血肿清除70%以上。
1.3 评价指标
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3]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分1-45分,其中1-15分:神经功能轻度缺损;16-30分:中度缺损;31-45分:重度缺损。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内相关数据。计量数据的检验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还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前NHISS评分(22.06±6.74)分,治疗后(10.12±1.98)分;对照组治疗前NHISS评分(21.98±6.80)分,治疗后(16.24±2.48)分;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53,P=0.479);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97,P=0.000)。
3 讨 论
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若未及时处理,治疗时间越延长,其致残率及致死率也就越高。究其原因是一旦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血管呈破裂状态,血液不断渗入,进入血管周围,进而会形成血肿。血肿一旦形成,会压迫脑血管,并有周围神经组织压迫,处理不及时,血肿变化,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造成身体多器官功能障碍,故而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
因此,针对脑出血患者实际情况,临床需及时清除血肿,而在清除血肿过程中,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常规内科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有效清除患者血肿,血肿占位性损害未能及时缓解,因此依然残留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基于微创技术发展而来,是近些年来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在CT引导下,确定血肿量、位置,确地穿刺位置、穿刺距离及路径,可避免脑组织内重要神经组织及功能区,以免发生二次损伤,具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在效果方面分析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在最小的创伤下,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在最大程度上能缓解神经占位性损害,降低脑出血处压力,减轻脑组织损害及脑部损伤,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在短期内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是值得临床应用。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临床可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是值得推广及使用。笔者提出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时,需确定手术时机,通常患者一旦出血,在6-7h后会产生血肿压迫,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因此尽早在脑出血12h内行颅内血肿穿刺清除,以此保护患者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而言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