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医患入工戏作者”如何到从“负面出情绪戏中”抽离
2018-01-16万晓君
文/万晓君
引言
谈到《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除表演科班出身之外,对于非专业的公众,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电影《喜剧之王》里的小人物——尹天仇。在被人呵斥“连龙套都跑不好”的时候,他坚信“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每天去看《演员的自我修养》,每天去学习、去改正、去尝试、去表现。
那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演员自我修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最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系统总结“体验派”戏剧理论,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发掘和体验每个角色经历的情感瞬间,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演员要能够“入戏”。
从“入戏”到“出戏”
“入戏”是演员一项基本职业技能。同样,对于从事医患协调工作的人员来说,迅速“入戏”,也是从事本职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当一名患者来到医患办,暴跳如雷向你讨要说法,或向你哀怨地倾诉不满的时候,我们都要“一秒入戏”,迅速进入角色,在患者或急或缓的描述中代入情感。所谓“入戏”,当然不是让医患工作者去伪装自己或夸张演绎,其本质是共情,即同理心。如果这件事是我遇到了会怎样?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会有什么诉求?我会想要怎么样的处理?通过这样的“入戏”、共情,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事情脉络,理清患者诉求,有的放矢地为患者解决问题,一般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入职以来总结的,以最短时间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但我们的问题在于,演员有入戏,则必然有出戏。可遗憾的是教科书里没有教会演员如何出戏。没有任何一本艺术类教科书中会像描述如何入戏那样清楚直白地告诉演员如何出戏,也就是如何从上一个角色中抽离。当演员拿到一个剧本时,好的演员会迅速把自己代入进去,仿佛自身就是剧本角色,情节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一颦一笑都要同角色贴合。类似这样的故事非常多,戏痴戏疯子比比皆是。但是如果导演说了Cut,或者剧本杀青了,演员却不能从角色里抽离出来,那故事多半会向着悲剧发展了。最典型的莫过于“哥哥”——张国荣,本身就有抑郁症,最终选择厌世跳楼。有分析人士称其是因为在拍完《异度空间》后入戏太深,无法自拔。还有人称其深层次的根源,是自电影《霸王别姬》之后便无法从程蝶衣的角色中抽离。当然,对于真相已无从查证,但可见从演艺事业长久发展来看,出戏比入戏更重要。
同样,医患工作者在处理纠纷投诉的过程中,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意外的、不良结局的事件,负能量的、充满戾气的情绪,攻击性的、指责性的言语,以及不愉快的、矛盾焦灼的、冲突激烈的现场氛围,以致于医患工作者代入感太强、“入戏”太深、共情太久,很容易导致无法从负面情绪中抽离。而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则心理生理都会受到恶劣的影响。因此,医患工作者负面情绪的疏解,角色的抽离“出戏”,其实是一项自保的技能。
对于一家三级医院来说,投诉和纠纷的接待量不是小数。投诉事件往往从结果导向上看,大部分可能会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但对于医疗纠纷案件,即使医患工作者尽全力去积极的协调、处理,最终能够双方都非常满意的实为少数。多数纠纷历经协商、调解,甚至诉讼,漫长的周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仍免不了收到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结局。有时会让医患工作者自身都觉得难以接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身心俱疲,无法抽离;情绪郁结,无处排解。工作中,尤其是当连续接待投诉或连续发生纠纷时,个人受负面情绪的影响越强,个人的职业成就感越低,无力感越强。面对纠纷冲突,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心中充满焦躁和痛苦,甚至会情绪失控莫名其妙对同事或家人发脾气。
一天,在听完一个老奶奶倾诉后,心中气愤难当,送走她便直奔工位要打电话痛斥那个被投诉的小护士。这时,主任看到我的状态立即叫住了我,他看着我连说三遍:“出戏!出戏!出戏!”登时醍醐灌顶,是啊,情绪怎么失控了呢?怎么都没核实事件真相便认定患者的描述呢?怎么都没想好如何沟通就要打电话指责呢?主任平时反复强调,“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干,忙则多错。”此事是否应该从角色中抽离出来急事缓办呢?确实,是时候“出戏”了。
“出戏”策略参考
“出戏”最常用的策略是以正胜邪,用正念去对抗负面情绪,正所谓“心中多一点阳光,便会少一些阴霾”。医患工作中,虽然投诉纠纷多,但是表扬和感谢的患者同样不少。每当看到那一封封患者亲笔手书的感谢信,便会充满对职业幸福感的认同。每当看到一个个火冒三丈走进来的患者,最终笑逐颜开离开的时候,也会充满对岗位成就感的欣慰。每当接待一件件剑拔弩张的投诉纠纷,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的时候,更会充满对自身价值感的肯定。林清玄曾讲,“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在过得好的时候,要助人为乐;在过得一般的时候,要知足常乐;在过得不好的时候,要自得其乐。接待投诉纠纷,考验的不仅是医患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更加考验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所以要“靠人格人品赢得人,靠正义正气感染人,靠豪情豪气激励人,靠才能才华折服人。”
“出戏”还需要学会放下。学会放下,不仅是工作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杯中装满水,便无法再接收甘露。当心中充满阴霾,便照不进一丝阳光。因此,只有放下,才能腾出手来抓住应该把握的快乐与幸福。正所谓舍得舍得,只有舍,才有得。毕竟,负能量并非生活的全部,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能让工作成为生活的负累。“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并非只有一条路、一个终点,下班之后便要放下烦恼负担、放下旁人眼光、放下束缚桎梏,去拥抱生活、追逐理想、发现美好、感悟幸福,人生各自精彩,途径各有不同。
“出戏”更需要学会排解。事件可以放下,但堆积的坏情绪想要瞬时放下却并不容易。如不及时清理,则重压之下容易崩塌。医患工作者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最终自己走进死胡同直至吃药、住院治疗,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在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找到排解情绪的最适合方式。排解情绪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购物、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写作、有人喜欢读书……
“出戏”也需要幽默感。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人生如戏,戏看人生。幽默感是情绪压力的分解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人格魅力的渲染剂,是环境氛围的调味剂。幽默感不仅能够作用于自己,还能够感染周围人,从而营造出轻松欢快的工作氛围。有时为了增添幽默感,医患工作者更乐于自嘲,而自嘲不仅体现了大度情怀,更体现了对待工作生活的乐观态度。爱笑的人,人生都不会差。
“出戏”除了要靠自己的调整,还需要周围人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同事和家人。这两类人是关系最紧密、最了解疾苦的人群,因此最能够体谅这份工作的不易,应该加强交流沟通,重视包容劝慰,经常鼓励帮助,默默支持关照。
结语
诗仙李白有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出戏,就是要我们从幻象中抽离,回归自我,能够从事件本身中超然而出,避免情绪绑架,就事论事,不预设评判立场,不代入任何角色,不被卷入任何剧情,才是我们医患工作者应该秉承的工作原则,这才是《医患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何尝不是在凝视你?当你进入角色的时候,角色何尝不是在进入你?我们又如何知道镜中的我们,究竟是角色的幻象,还是真实的自己?因此最关键的,不在于入戏,而在于出戏;不在于逼真,而在于破假。人生如戏,而我们不是导演。入戏出戏之间,演员也是看客。
但丁的《神曲》英文名是Divine Comedy,直译过来是《神之喜剧》。在所有戏剧流派中,喜剧是最难演绎的一种。而每一天,医患办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没有剧本的即兴演出,或悲喜剧,或荒诞剧,甚至闹剧。而医患工作者,则在每一幕中,体验入戏的共情与融合,尽享出戏的淡然与欢愉,上演属于他们自己的《喜剧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