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大顶苦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2018-01-16梁普兴张白鸽张长远

蔬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苦瓜复合肥基质

曹 健,梁普兴,张白鸽,李 强,张长远*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佛山 528145)

南海大顶苦瓜又称为南海黑籽大顶苦瓜,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远近闻名的特产蔬菜,其产品具有瓜形美观、肉色深绿、肉厚瓤少、味道甘爽清脆、肉质鲜嫩无渣等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兼具清热解毒等独特的药用功效,在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该品种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普遍种植的传统名优特产,近年来被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蔬菜生产基地引进种植,栽培面积和范围逐步扩大。为了充分发挥该传统特色蔬菜的资源优势、提高种植效益、改善产品品质,在改良纯化传统南海大顶苦瓜品种的基础上,制定出配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内容包括品种特性、产地环境要求、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措施和采收标准等,用于指导南海大顶苦瓜的栽培生产。

1 品种介绍

南海大顶苦瓜植株长势强、适应性好、雌性中等、坐果能力突出,商品瓜短圆锥形,皮色青绿、有光泽,瘤状突起粗,果肩宽约10 cm,果长约13 cm,瓜肉厚1.5 cm,味甘、爽脆、品质优,单瓜质量约500 g,种子黑色。每667 m2产量约为3 000 kg,中早熟;春播至初收需70 d左右,可连续采收100 d;夏播至初收需45 d左右,可连续采收50 d。

2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不宜和瓜类作物连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栽培。

3 育苗

3.1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应符合《DB 44/362—2006苦瓜种子》中的质量指标及良种要求。种子要求新鲜、饱满、无霉变;品种纯度不低于95.0%,种子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含量不高于8.0%。一般每667 m2种子用量为200~300 g;夏秋高温季节可直播,每667 m2用种量为400~500 g。

3.2 浸种催芽

可采用温汤浸种方式,将种子放入约55 ℃的热水中,均匀搅拌8~10 min,然后用常温清水浸种5~6 h。浸种后用清水搓洗干净种子表皮黏液,捞起沥干水分,用湿纱布或棉布包好保湿,置于约30 ℃的封闭环境下催芽,注意每包种子不宜超过2 kg,堆放厚度不宜超过4 cm,保持种子有一定的透气性。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一般2~3 d后、有70%的种子露白出芽时即可播种。

3.3 播种

珠江三角洲一带春植在1—3月播种育苗,夏植在7—8月播种育苗。育苗容器可选用50孔的育苗穴盘,或直径约8 cm的营养杯等。营养基质应符合《NY/T 2118—2012蔬菜育苗基质》的规定,要求基质材料无污染、无病菌、无虫害、无成活草籽,有机基质材料必须充分发酵腐熟。

播种前将营养基质适当淋水湿润,装入育苗容器中,压出1 cm左右的播种穴。每穴点播1粒已发芽的种子,种子宜平放,然后覆盖1 cm左右基质,淋足水分。可淋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 000倍和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混合液预防苗期病虫害发生。早春播种时,宜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夏秋季播种时,可用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降温保湿。

3.4 苗期管理

应适当控制水分,提高幼苗抗逆性。出苗后适当保持营养基质湿润,注意阴雨天保持生长环境通风干爽,浇水宜在晴天的早上进行。出苗后可适当淋施质量分数0.3%左右的专用复合肥。

苗期气温为15~30 ℃时,幼苗皆可正常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 ℃时,最为适宜。低温季节可用塑料大棚、小拱棚防寒保温,同时注意棚室内的通风管理。

3.5 壮苗出圃

一般在株高10 cm左右、茎粗0.3 cm、真叶3~4片时定植,选择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无病虫害的壮苗移植。定植前5~7 d可揭开棚膜炼苗。出圃前可淋施0.3%的复合肥作送嫁肥,同时施广谱性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田间病虫害。

4 田间管理措施

4.1 整地做畦

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宜采用深沟高畦模式,畦面呈龟背形,一般畦宽包沟2.0 m左右,畦面平整细碎。应结合整地做畦施足基肥,可在畦面铺设地膜后定植,以利于提高地温、减少杂草等,也可覆盖稻草、秸秆等保墒。

4.2 定植

宜采用双行定植,株距50~60 cm,每667 m2种植1 200株左右。幼苗种植后培细土至子叶下1 cm处,淋足定根水。夏秋高温季节,经浸种催芽后可进行大田直播,每穴播种2粒,出苗后选留1株壮苗。

4.3 施肥管理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所规定的要求。参照《NY/T 1118测土配方技术规范》的规定,通过土壤测试和田间肥效试验,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1-2]。应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的施肥原则,实行平衡施肥。

基肥每667 m2采用腐熟有机肥约1 000 kg、钙镁磷肥30~40 kg、复合肥约15 kg,沟施或全层施肥,注意幼苗的根或种子不要与肥料直接接触。

追肥在定植后10 d,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施0.3%~0.5%的专用复合肥液1~2次,以促进植株早生快发。开花初期可以追施重肥,结合培土每667 m2施专用复合肥15 kg。进入结果期后每7~10 d追肥1次,每667 m2追施专用复合肥10 kg左右;还可以用0.3%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混合溶液作叶面肥施用,或喷施专用叶面肥补充养分。

4.4 水分管理

大顶苦瓜喜湿不耐涝,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5%,田间不能积水,雨后要及时排水,特别是在茎叶生长盛期和结果期需水量大,要及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

4.5 植株调整

当瓜苗长至60 cm左右时,可以搭“人”字架引蔓上架,防止瓜蔓互相缠绕,同时摘除基部侧蔓[3]。阴雨天上午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细弱侧枝、老叶和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5 病虫害防治

大顶苦瓜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白粉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瓜绢螟、斜纹夜蛾、瓜实蝇、烟粉虱。

5.1 防治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5.2 农业防治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保持田园清洁,将田间杂草、枯枝烂叶、病虫茎叶无害化处理。实行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减少病虫源。平衡施肥,控制肥水供给,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抵抗力。

5.3 物理防治

用黄色粘虫板等诱杀瓜实蝇、有翅蚜等;用杀虫灯诱杀蛾类等鳞翅目害虫的成虫;用糖醋液等毒饵诱杀害虫;用银灰薄膜驱避蚜虫;用防虫网隔离害虫;通过套纸袋避免瓜实蝇成虫产卵以保护幼瓜等。

5.4 生物防治

积极利用和保护害虫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如Bt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

5.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所采用的药剂应符合《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严格按照规定的施药量(浓度)、施药次数、方法、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参考值以及施药注意事项进行,注意农药交替使用。渔业产区种植的苦瓜,用药时应严禁使用对鱼类有害的农药。

6 采收

一般花后12~15 d达到商品瓜采收期,这时瓜瘤状突起饱满,果皮有光泽,果顶颜色变淡、变光滑,应及时采收上市,同时要摘除弱瓜、畸形瓜、病虫瓜等。及时采收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还能保证瓜形端正、瓜色匀称,提高后续果实的坐果率,增加产量。

采收后要及时按商品瓜标准分级、装箱、上市;贮运期较长时,商品瓜可预冷后放入冷库和冷链保存,贮藏条件以温度11~12 ℃、相对湿度90%~95%为宜。

[1]王荣萍,李淑仪,廖新荣,等.广东省苦瓜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8-22.

[2]张白鸽,曹健,张长远,等.苦瓜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与分配规律[J].广东农业科学,2016(2):39-44.

[3]张子鹏,陈仕军.江门市大顶苦瓜生产技术[J].长江蔬菜,2013(19):30-32.蔬

猜你喜欢

苦瓜复合肥基质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种植苦瓜抓哪些管理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吃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