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2018-01-16王英斌李云伟
王英斌,李云伟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畜牧兽医局,山东 聊城 252400)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即为猪轮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通常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对猪的健康和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进而对产品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而猪肉属于我国主要肉食品之一,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必须保证猪肉的品质。
1 猪病毒性腹泻的三种主要类型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患传染性胃肠炎之后,脱水、腹泻以及呕吐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且仔猪粪便当中还会夹杂未完全消化的凝乳块,味道腥臭[1]。随着猪日龄的增大,死亡率以及持续时间会降低。7日龄仔猪若未得到良好医治,将会在2~7 d内死亡。大于3周龄的仔猪较少死亡,成年猪在腹泻3~7 d后会慢慢恢复正常。
1.2 猪流行性腹泻
高接触性与急性属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特点。该类型的腹泻临床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大致相同,但该病又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仔猪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在冬季。肠绒毛上皮以及淋巴结当中的病毒是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因素。该病毒可以依附在猪粪便排到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污染。流行性腹泻传播途径较少,速度也较慢。在猪的各个年龄段中,猪仔最容易患病,康复难度较大,而成年猪只需要配合治疗7 d内便能康复。
流行性腹泻出现病变的主要部位为小肠,病猪解剖之后会发现小肠、淋巴以及肠系膜出现充血的情况,以及肠壁变薄并含有黄色液体。
1.3 猪轮状病毒感染
通常哺乳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的几率较大,初期表现为厌食、精神不振、不愿走动,甚至在吃奶或进食后发生呕吐,并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为黑色、灰色、黄色的水样或糊状,伴有腥臭气味,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2~4 d,病猪脱水,身体消瘦,若是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决定症状轻重的因素有许多,包括发病猪的免疫状态、环境条件、日龄等,刚出生的没有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病症最严重,继发大肠杆菌病或温度下降会使病情加重,提高死亡率。
2 防治措施
2.1 疫苗预防
从上述病变分析中可知,仔猪最容易感受三种病毒性腹泻。仔猪的发病率极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为了使此类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应积极对母体注射疫苗,使仔猪在刚出生时就能获得相应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仔猪的发病率[2]。
就病毒性腹泻而言,疫苗主要分为三种。其一,K88与K99疫苗。该类疫苗主要对妊娠母猪使用,需在母猪分娩前30 d内,采取后海穴注射的方式对母猪进行注射,以此来保护仔猪;其二,仔猪大肠杆菌疫苗。在母猪产前30 d左右,借助皮下注射的方式对母猪进行注射,以此来增强仔猪在哺乳期内的抵抗力;其三,TCE、PED二联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是一种效果较显著的疫苗。
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将病变症状减轻并逐渐恢复如初,但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只使用一种药物治疗病毒性腹泻,效果差强人意,一般需要就具体的症状展开全面预防和治疗。其中经常用到的药品为肠道抗病毒药物、碳酸氢钠加生理盐水等,还需联合用药。
3 小结
猪的病毒性腹泻既会对猪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会降低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所以养猪场(户)应立足于自身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确保环境干净卫生,并结合疫苗和药物的方法,才能将猪病毒性腹泻防治工作做好,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