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马鹿腐蹄病的诊疗报告
2018-01-16李志刚
李志刚
(河北省唐山动物园,河北 唐山 063000)
腐蹄病是动物园中舍饲反刍动物的常发疾病。环境潮湿、地面过硬、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外伤都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普遍认为坏死杆菌、链球菌是该病的致病菌[1]。患病动物以悬踢、跛行、蹄流脓液甚至体温升高为典型的临床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严重病例会被淘汰,给动物园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7年8月中旬,唐山动物园饲养人员反映一只成年雄性马鹿喜卧,采食量下降,运动时躁动不安,抗拒饲养人员接近,采食时频频换蹄。
2 临床诊断
将疑似患病马鹿圈起,由兽医进行观察,诊断。发现其右后蹄不敢负重,蹄冠轻微肿胀,趾间有污物流出,用0.1%的高锰酸钾冲洗后可见趾间缝隙皮肤有2 cm左右破溃面,伴有淡黄色脓液流出,体温39℃,低烧,兽医初步诊断为腐蹄病。
3 病因分析
饲养人员回忆,马鹿发病前两周,圈舍排水系统故障导致地面积水数天,兽医分析可能是积水浸泡导致马鹿蹄部角质软化[1],趾间潮湿,从而利于微生物的侵入与繁殖,同时圈舍硬化地面也是促成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4 治疗原则
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轻者可用1%高锰酸钾或1%新洁尔灭彻底冲洗患部,并喷洒5%碘酊溶液。蹄冠肿胀严重,破溃面大者需对患部甚至整个患肢进行彻底清洗后,用2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5~10 min,扩创,充分暴露创面,避免厌氧菌滋生,创口敷以5%硫酸铜粉或5%的碘酊纱布等,伴有发烧等全身症状者,需配合使用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
5 治疗方法
将患病马鹿麻醉保定,用1%高锰酸钾或10%的硫酸铜溶液彻底清洗患部,剔除腐肉,涂抹青霉素鱼肝油合剂(40万U青霉素,100 mL鱼肝油,10 mL生理盐水)[2];肿胀的蹄冠处用8号针头点刺放血同样涂抹青霉素鱼肝油合剂;保险起见,同时给予肌注青霉素80万U;由于野生动物保定不便,同时易产生应激反应,以后改为每日喷洒5%碘酊溶液,同时在料槽前摆放浸有10%硫酸铜溶液的草袋,以便马鹿采食时对蹄部进行消毒。
6 饲养管理
预防重于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6.1 确保环境适宜
要保证圈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做到无尖锐物,以免造成外伤,给细菌的侵入打开门户。无积水,以免形成潮湿环境,给细菌的滋生创造条件。
6.2 饲料配比平衡
要注意马鹿的饲料配比平衡,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及钙磷比例,从根本上增强蹄壳与皮肤的抵抗力,尤其是患病动物,更要增加此类物质摄入,以利于蹄壳恢复。
6.3 消毒
可在圈舍门口设药浴池(10%硫酸铜溶液,液面高过蹄壳)或在料槽前铺设浸泡过10%硫酸铜溶液的草袋[2],对全群动物定期进行蹄部消毒。
6.4 垫草
圈舍及运动场地面若为硬化地面应铺一层3~5 cm的垫草,若为土面应为硬土面,避免泥泞。对患病动物踩踏过的垫草等及时进行更换清理,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7 小结及体会
如果腐蹄病发生在夏季,应在创口涂抹碘酊或用薄层纱布包裹伤口,避免蝇蛆附殖,污染伤口;如果发生在冬季,治疗期间可圈养患病动物,或包裹厚层纱布防止冻伤,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在扩创后如果发现伤口较深,应同时注射破伤风抗体。如果动物腐蹄严重,疼痛难忍,可在常规处理后对患肢进行封闭治疗(350万单位青霉素,6 mL 2%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意避开血管[2]。
若患肢蹄冠肿胀严重,且无破溃口,可用中医宽针进行针刺放血,以利于污血排出,需要注意的是针刺伤口要涂抹抗生素粉,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二次感染。